第二百六十七章 甩锅(1 / 2)

加入书签

而如今的李玄霸,铁锤的分量远没有传说中八百斤那么夸张,所以杨霖觉得这一战他小舅子凶多吉少。别人单挑用的都是十几斤、最多百十斤的兵刃,想要留手还有余地。可是几百斤的锤子要是耍起来还想说停就停,就算是神仙也得闪折了他的老腰。

所以不管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坐视李小三去冒这个险。

“老翟,这场不用打了,你们爱留多少就留多少,我不管了。”

“凭什么!”

杨霖刚一喊停,别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兴致勃勃的拎着两把大锤,而且一看见小裴这个小白脸就想一锤子拍死的李玄霸第一个不干了。虽说近来他跟杨霖处得还不错,可要是搅了他的兴致,就算他亲爹说话也没用。

裴行俨就是裴行俨,他爹裴仁基没给他起过任何小名,所谓“裴元庆”之说看上去就是杨霖又在信口开河。不过当他看到一个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但是比他高比他壮更比他帅的小白脸拎着两柄银光闪闪的大锤子闪亮出场之后,杨霖知道这回有好戏看了。

不过他小舅子恐怕要倒霉了。

话说李玄霸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是个病秧子,在遭雷劈之前可以说是在药罐子里泡大的。那时候的李玄霸,走一步路都得喘上三口长气儿,就算李家是将门出身,谁还指望这样的李小三继承家传的矫龙槊法?什么“矫龙一出鬼神泣,孤槊九连天下平”那更是不可能存在的。直到他十三岁那年一道惊雷劈没了李府的后花园,顺手把他二哥李世民劈成了植物人,李小三倒因祸得福,从此成了一个力能拔山的怪胎。

李玄霸从此开始大杀四方无人能敌,所倚仗的就是锤下无一合之敌。所谓一力降十会便是如此,寻常人等别说挨上他一锤,就算被锤风带到也免不了筋断骨折,这还怎么跟他打?可要是有人就算力气不如他,但是足以生接他一锤的话,那估计李小三十有七八要玩完。毕竟刨除力气这一因素,论起真本事来李玄霸跟杨霖基本就是一路货色,基本就是白给的料。

而裴行俨,出身河东裴氏,是前大隋光禄大夫、虎贲郎将裴仁基长子。小裴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年仅十三岁便随父出征讨伐靺鞨,一战连斩敌酋十余名,就此成名。大业九年,小裴随驾东征高句丽,在外有坚城屡攻不下、内有杨玄感叛乱威胁根基之际,百万东征大军仓皇后撤,小裴独领一军在后压阵。面对漫山遍野的高句丽追兵,小裴毫无惧色,匹马双锤杀了个七进七出,杀敌数百,荣留王高建武以下十余将校在他的银锤之下化为血泥肉酱,高句丽军畏其勇武故不敢穷追,隋军主力因此得以平安撤回国内。

不光是李玄霸不干,屈突通、窦建德他们就更不乐意了。李裴之战,名义上争的是薛举等人超额兵马的去留,虽然不涉及到实际的利益,但毕竟关系到面子和气势,他们半步都不想退让,更何况下场打生打死的又不是他们的部下。而李渊对他的小儿子也是信心十足,正想借机露个脸,所以也对杨霖的做法颇不以为然,甚至隐隐生起了几分怒意——李小三的几场成名之战都是替杨霖打的,现在好不容易要替老李家和河东军露次脸、出把力了这货却横加阻止,是不是想打压老丈人或是独霸小舅子?

“我说各位,你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知不知道几百斤的锤子撞到一起会有啥下场?告诉你们就算躲出半里地去耳朵也会震聋的!而且你们能躲,这俩货咋躲?你们觉得几百斤的锤子抡起来还能留手?你们打算变态打完这一仗一个变成一滩肉泥,另一位变成个聋子?”

前边说过,能把几百斤的锤子当玩具耍的,最少要有千斤以上的力气,这种变态怕是几百年都出不了一个。现在不但一下子蹦出来俩,还要大打出手,杨霖所说的情况确实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顿时纷纷议论了起来。

小裴自以为立下大功,正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突然噩耗传来——他那个不给力的老爹裴仁基征讨瓦岗失利,不仅被生擒活捉,还差点被破腹挖肝。幸亏翟让惜才饶了老裴一命,老裴也顺势从了贼在瓦岗军中作了头领。

这下小裴傻眼了。以他对那位喜怒无常的陛下的了解,等待他的下场不是被逼着去剁老爹的脑袋,就是被皇帝顺手一刀剁了自己的脑袋。走投无路之下,小裴只能连夜逃出军营,可天下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身,小裴只得南下瓦岗投奔老爹。

身为降将,起初小裴自然不受翟让信任,被远远的打发到了东平戍边。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小裴带着三千弱兵东征西讨,连败李密、窦建德和孟海公麾下的数员大将,打下了不小的一块地盘,终于引起了翟让的重视和兴趣。在征讨宇文化及之战中,小裴被翟让任命为前军总管,在大小十余战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终被翟让所倚重,成为新晋的内军五大骠骑之一。

要论起马步战功夫来,裴行俨未必强过程知节、王伏宝、雄阔海以及李秀宁等当世一流猛将,但问题是小裴力气大呀!他惯用的一对银锤共重二百二十斤,尽管还没李玄霸的一柄右手锤沉,但只要他能接住李玄霸一锤,估计李小三基本上就没机会使出第二锤了。

而杨霖隐约记得,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三的小裴,可是唯一一个能接住李玄霸这个大变态三锤的小变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