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单挑(1 / 3)

加入书签

翟让毫不示弱,翟摩侯率三万内军迅速由灵昌转至胙城,王君廓则由封丘出兵逼近至距荥阳与东郡交界不足五里处,距离酸枣则不到二十里,几乎是须臾可至。

面对翟让的兵威赫赫,老狐狸们再不留手。在南线,李密麾下的李子雄兵出陈留北上,兵锋直指王君廓侧后,王伯当、郝孝德则分别从楚丘、考城开始北进威胁济阴;在北线,窦建德麾下大将高雅贤兵围黎阳,跟被翟让发配至此看粮库的徐世绩交上了火,罗艺的兄弟罗寿则率一万轻骑从汲县渡过黄河,突进东郡境内,距离郡治白马不足七十里!

酸枣会盟会期未至,酸枣会战一触即发!

可谁又愿意真打?

城外的数万兵马调动频频,很快分作两个阵营,小规模的厮杀一直不断。城西那个小小的校军场被五千兵马塞了个满满当当,外围鹿砦、拒马林立,铁蒺藜撒得满地都是。面对强敌,城北和城东干脆合兵一处,近万人马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的整军备战,。在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唯有躲在城南的江南战渣们战战兢兢的进退不得,不论投靠哪边都意味着后患无穷不说,就算保持中立就能捞着好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万一这帮杀神们打红了眼,把他们灭了也就是顺手的事。

随着翟让的抵达,意味着这次酸枣会盟的主宾到齐。虽然距离会期尚有一日,而且不时仍有小股势力的代表陆续抵达,但在杨霖的一声令下之后,酸枣城四门应声而落,从此闭门谢客。后来的别说参会了,连旁听看眼的机会都没了。

位于城内正中的原酸枣县衙早被拆成了一片白地,临时搭建了一座硕大的芦棚作为主会场。而在芦棚的四周错落着几十座帐篷,作为各方与会大佬临时居住、会晤的落脚之所。

本来安排得好好的,结果先到的几位大佬互黑互坑引来了一场追杀连环套,几路人马把最后找不到人背锅的窦建德堵在了城西的校军场。这场架最终没打成,也不可能打成,不过李渊、李密、屈突通、窦建德和罗艺等人在得知翟让抵达之后,却颇有默契的赖在校军场不走了。

见此情景,心怀忌惮的翟让当即下令在东城门下安营扎寨,不肯再前进一步。而刚刚达成攻守同盟的薛举、梁师都、刘武周等人不甘人后,当即拔营起寨把家安在了北城。发现形势不对而且起哄不嫌事大的萧铣、杜伏威、沈法兴、林士弘等也连忙迁去了南城,这下留在城中的就剩下了一帮没实力没人缘更没人气的小杂鱼和只能干生闷气的地主杨霖。

是夜,东城与北城之间人马往来不绝,两座大营内人影憧憧,灯火彻夜不绝。见此情景,南城方向不甘寂寞,于是南城与东城间的道路也骤然繁忙了起来。

哪边都惹不起,最好都别打,要不找这次会盟的发起者、也就是仍蹲在城中主会场生闷气的杨霖商量商量?

萧铣和杜伏威壮着胆子溜到城中找杨霖拿主意,没想到杨霖一见到这老哥俩简直如同久旱见甘霖,揪住他俩就不放手哇!嘴里还忙不迭的下令擂鼓,给我往死里擂鼓!

第二日,也就是十月十九日一早,长孙无忌代表杨霖来到了北城,态度强硬的向不请自来、而且惹出一场大麻烦的薛举等人下达了最后通牒——以他们随身护卫以及驻扎在城外的兵马严重超标为由,勒令其在一日内遣散多余人马,否则就取消其本就不存在的参会资格,甚至不惜武力驱逐。仿佛是为了印证杨霖决不妥协的态度,驻扎在阳武的李孝恭连夜率两万兵马赶到酸枣城外,并包围了薛举等人的护卫营地,冲突一触即发。

薛举、梁师都、刘武周等本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习惯了用拳头而非嘴巴解决问题,面对杨霖的威胁岂能退让?于是乎他们一边怒骂杨霖背信弃义、名为会盟实为要将他们诱而杀之,一边召集兵马宁可决一死战也绝不退缩。

北城闹翻了天,东城迅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翟让坚持认为,薛举等人有错,但错在杨霖!既名为会盟,消弭纷争诸侯互保,便应遍邀天下群雄共同与会,岂能看人下菜碟?既然杨霖没邀请人家,薛举等人不知规矩便不为错,若是杨霖一意孤行,便是私心做崇另有图谋,翟让坚决不能答应!

为了利益,翟让可以与薛举等人一夜生情,并迅速形成统一战线,但是杨霖也不是单身狗一条,城西的几条老狐狸虽然平时没少坑他,但面对生死大敌必然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后。一时间,酸枣城内剑拔弩张,城外兵马更是紧张对峙,连续发生数起小规模冲突。

当日下午,又有消息传来,河东军大将窦琮兵出延津关,五万大军开始在黄河渡口搭建浮桥,其后保安军大将段志玄和侯君集率两万骑兵出管城抵阳武,只需两个时辰便可直抵酸枣城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