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舍命不舍财(1 / 3)

加入书签

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有人迎面而上不惜头破血流,是为英雄;有人能屈能伸不惜退避三舍,是为俊杰。那么杨霖呢?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俊杰,碰到这种难题他干脆两眼一闭,假装什么也没看着……所以他毫不在乎急得快要满地乱窜的一众三品大员们,开口道:

“下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杜如晦火大了,怒道,“东都新下,八郡未平,人心惶惶,久则生变。若不及时设立官署、派遣官吏加以约束治理,必为他人所趁!你都这么大人了,难道不知此事事关我军十余万人、辖下百万百姓的生死?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岂能如此儿戏?”

“那我问你,你可有对策解决这个问题?”

“我……”

郑家作为顶级士族,家大业大的,自然少不了被人觊觎、算计乃是巧取豪夺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传家千年以上,那斗争经验无疑是极其丰富的,手段也是极其有效的。别说杨霖这样芝麻大的小人物了,就算是哪位皇帝脑袋进水了惹到郑家,都得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不说别的,首先郑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家族在战斗,士族门阀本就同属一个利益集团,彼此间同气连枝,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虽然在内部也不乏明争暗斗,但是对外,尤其是面对诸如皇权这样的威胁时,一向是同仇敌忾的,一家之敌便是万家同仇,而且往往一出手就是一套凶狠至极的组合拳,直接把敌人——主要是皇帝打蒙。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下之主,可无论是朝堂官吏、军队将领、硕儒士子、商贾百业乃至种地的农夫,却大都掌握在士族门阀的手里,只要这些人达成一致,一声令下就能使天下为之色变,皇帝令不出宫门、收不到一个钱一粒粮、为天下万夫所指,甚至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所以即便强势如杨坚、蛮横如杨广,在对待士族这个问题上也得小心翼翼,虽然恨不能一刀把这帮王八蛋统统砍死,却也只能在背地里偷偷摸摸使些手段,而不敢直撄其锋。

可是郑元寿却发现,从前那些对待诸如皇帝这样的大老虎都屡试不爽的手段,用来对付杨霖这个小臭虫,却完全没有什么用。

杨霖所仰仗的军队和将领谋士,都是他凭借着一己之力拉起的班底,别说郑家了,任何一个士族对其都毫无影响力。经济手段就更别指望了,这货都直接打土豪分田地了,那些追随他而来的流民就不用说了,连世代仰仗郑家维持生计的庄户、佃农们心都散了,背主求荣、跑去杨霖那里卖身投靠,回头就从主家身上割肉的不在少数。至于郑家煽动当地的一些名士耆老或是上书抗议或是干脆找上门去破口大骂能产生啥效果,连郑元寿自己都不抱啥指望——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杨霖那个兵痞没把这些个老夫子的腿打折,已经让郑元寿很是欣慰了……

而对郑家最致命的,是如今这天下大势。从前皇帝不敢对士族下手,最大原因就怕乱、怕这个天下失去秩序。士族不怕乱,人家都是从多少个乱世里熬出来的,堪称百炼成钢,世道越乱他们就越能从火中取栗、捞取更大的好处。可是皇帝就不行了,天下一乱就意味着要改朝换代了,在中原这块土地上,是个人都会念叨皇权天授、皇帝不可亵渎,可实际上谁把皇帝当回事了?改朝换代跟过家家似的,自先秦以来,除了大汉哪朝能有百年之国运(两晋分开算……)?所以当皇帝的都很有危机感,生怕一觉起来就被人从龙椅上掀下去了,所以才对士族百般忍耐。可是现在天下已经乱了,皇帝都没人搭理了,各大世家都在打着自己小算盘顾上不别人了。其实他们就算是想团结也没用啊,现在天下都被瓜分成一块一块的了,想彼此照应一下都未必够得着。

所以现在的形势是就算郑家不想乱杨霖也非常想乱——天下要不乱,这小家伙还是个朝廷缉拿的逆贼余孽呢,哪能像今天这么嚣张?

郑元寿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去找杨霖,希望能说服他与郑家合作,起码也别再继续祸祸郑家。没想到可算把这家伙等回来了,还没等老郑把来意说明白,杨霖就不顾众谋士的反对,直接把郑元寿轰了出去。要不是老郑身手利索跑得快,大板子都差点拍到他小腿肚子上了。

杨霖为啥这么不待见老郑?其实原因很简单,这货一直以为老郑不过一老地主,他这会儿功夫正跟屈突通合谋对付王世充和宇文成乾,哪有耐心跟个土地主磨牙?

这样一来唯一一个打算跟杨霖合作的顶级士族——荥阳郑氏算是彻底跟他翻脸了。虽然郑家现在能做的也就无非是非暴力不合作,可这会儿杨霖一不缺兵二不少粮,所以压根没把这当回事。

所以当他拿下了东都,准备踏踏实实的搞建设过日子的时候,才发现人手不够用了。而这年头天下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掌握在士族的手里,杨霖的名声已经在士族圈子里臭大街了,自然不会有人、更不许有人前来投靠,所以杨霖只能让自己这几个老臣子一人身兼数职。可就算老房老杜他们一身是铁又能打几斤钉?不过这事是他自作孽不可活,谁也没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