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千万别跟二百五斗心眼(下(1 / 2)

加入书签

可是就这么上杆子的找上门去谈合作好像有点跌份,而且不太符合郑家的身份地位,最关键的是不太好谈价钱。怎么办呢?郑家作为传承千年的大家族,处理这种小事简直是驾轻就熟——隐匿人口、断绝商旅、百业停顿,连地都不种了,让杨霖找不到人、招不到兵、收不到粮食和税金,最好连日子都过不下去的时候,老郑家再以大救星的形象闪亮登场,一举挽狂澜于既倒,你说杨霖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家伙能不对老郑家感激涕零吗?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可是郑家老祖宗一千四百多年智慧的结晶啊,绝对是传嫡不传庶、传男不传女的家族瑰宝,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屡试不爽,从无失手的记录。

郑家为啥叫荥阳郑氏?因为在荥阳这块地面上,只有郑家没有其他,连皇帝说话都不好使。所以郑元寿轻飘飘的一道命令传下去,整个荥阳郡转眼间就跟遭了瘟似的,别说官吏、商贾、匠人什么的,连老百姓都跟钻到地底下了似的,诺大的一块地面上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这可把杨霖给愁坏了,老郑家的第一步计划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一个人不吃不喝还能撑着活好几天呢,何况杨霖也算有点家底,所以郑元寿不急,优哉游哉的坐在家里等着杨霖扛不住的时候上门求救——杨霖只要脑袋没进水就一定会来,郑家跺跺脚荥阳就得地震这事全天下没人不知道,这个小家伙怎么可能不知道荥阳郑氏的能量?除非他是从火星来的。

杨霖确实不是从火星来的,不过他是从后世穿过来的,所以老郑家的如意算盘打的就有点歪。不过不要紧,杨霖不知道郑家,他手下的房杜长孙之流哪个不是人精,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岂能不提醒他的道理?

与其他士族不同,老郑家对于杨霖还是颇有好感的,这种好感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来自于是杨霖的老爹杨玄感。杨老爹当初在东都起事之时,郑家在朝廷的代言人之一武德郡公、大理寺卿郑善果一时在保皇与造反之间有点拿不定主意,就没有及时表态。当时的大臣们,要么奉行识时务者乃为俊杰的精神投靠了杨老爹,要么收拾起小包袱逃之夭夭,要么决定跟大隋一条道走到黑,结果统统被气急败坏的杨老爹咔嚓掉。杨老爹砍人看顺了手,一时有点收不住手,连像郑善果这样神经反射弧比较长、选择障碍症比较严重的中间派都不放过,也一路咔嚓了过去,结果即将砍到郑善果的时候杨老爹却放过了他。为啥?大家都是名门望族嘛,平时关系都不错,还没少联过姻,说起来还算是亲戚,自然就没好意思下手。不过这份情谊老郑家记住了,爱屋及乌之下杨霖也跟着沾了光。

第二个原因出自于荥阳郑氏的近况。老郑家自从先祖郑当时起二次复兴,将近六百年来历经十余次王朝更替,皇帝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茬而长盛不衰,靠的就是族内的杰出人才层出不穷。可是自从作为大隋的开国元勋之一的郑译死后,郑家的人才却断代了,身为郑氏家主的郑元寿仅凭父荫袭了个正五品的仪同将军的虚衔,郑善果虽然混上了个大理寺卿,但是一来他属于郑氏旁支,二来他在朝堂上也不怎么受待见,没什么影响力。这样一来,荥阳郑氏在士族中的声望大跌,在“七宗五姓”中排名垫了底,这可咋办?身为家主的郑元寿为这事急得茶饭不思,头发胡子都快薅光了。

好在老天有眼,不肯绝了郑家的生路,这个世道很快就乱啦!

为啥世道乱了郑家就有生机了?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乱世就是人间地狱,就是吞噬人命的魔鬼;对于雄心勃勃的野心家来说,乱世就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因为只有在乱世里土狗才有化身成龙的机会。而对于士族来说,太平年间他们高高在上,世道乱了他们……依然高高在上,有啥区别吗?

还真有,比如说像荥阳郑氏这样进入衰落期的士族,最怕的就是这个世道像潭死水般波澜不惊,最喜欢的就是乱世。唯有乱世,秩序才会被打破,他们才有机会浑水摸鱼,择机东山再起,否则在等级森严又牢不可破的士族门阀制度之下,他们只有继续沦落,最终跌入低等士族而再难翻身。

所以别看老郑家一直没出手,其实他们比谁都急。只是这一票买卖对于郑家的影响太大,一旦所投非人所带来的后果可比什么老崔家老李家他们要命得多,所以他们一直忍着。直到快要忍不下去,郑家的长老们都开始商量是不是把宝押在瓦岗身上的时候,杨霖的突然出现,让郑家简直是喜出望外。

同样是贼出身,崔家、赵家派出旁系子弟资助窦建德、罗艺,顶多算是一记闲子,无论输赢都无伤大雅。而郑家是准备押上全部身家,这样一来瓦岗军尤其是翟让的斤两就有点不够看了。有人要问了,瓦岗军不是还有个李密嘛,人家可是出身襄平李氏,正经八百的豪门出身,郑家干吗不选择投资他?这话说的是没错,不过李密也就是在出身绿林草莽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泥腿子中间声望挺高,而在士族圈子里对他的评价很低。一者襄平李氏早就成了破落户,二者李密从小就不安分,脑生反骨,这让大多数崇尚秩序和规矩的士族们很抵触他。三者就是杨玄感兵败身死,李密作为杨的头号谋主除了瞎参谋乱指挥以外没起到什么积极作用,这让士族对他的评价就更低了,普遍认为此子难成大事。

而杨霖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对郑家来说。这个小家伙出身的弘农杨氏,不但与郑家门当户对,而且因为郑善果还结下一段善缘。再者这小家伙八面玲珑,尤其善于借势,与河东的李渊、河北的窦建德、朝廷方面的屈突通还有荥阳这块地面的过江龙瓦岗军关系都不错,所以才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混得风生水起,看起来前途无量。郑家的家主郑元寿和诸位长老们对这个小家伙简直满意极了,一致拍板决定投资这支潜力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