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矛如林盾如山(下)(1 / 2)

加入书签

“还此阵破矣?你就不好好瞅瞅我的兵除了手里那根破木头杆子长了点,还有没有别的奥妙?”

杨霖奚落了窦琮两句,又招来一些盾兵,两两一组抬着大盾,撵开了碍事的骑兵,对着窦琮说:“这几个人权作你的骑兵,让他们冲冲看,能不能撞开我的大阵。”

窦琮刚想说两条腿的步兵怎么能跟骑兵的冲击力相比,更何况还抬着这么重的家伙?却见那十几个盾兵已经嗷嗷叫着开始了冲锋,十几步的距离转瞬即至,沉重的木盾眼瞅着就撞上了严阵以待的矛林。

最先跟大盾接触的前三排的、矛尖下探或平举的长矛,没有人们想象中激烈的撞击、折断的长矛和横飞的木屑,长矛几乎是与大盾一触即飞,从前三排的矛兵手里脱手、从他们身后那些低头缩腰的家伙们头上倒飞向了阵后。

前三排的矛兵长矛脱手之后,发一声喊掉头就往后跑,其后三排的矛兵则逆着人流而上,有条不紊的将手中的长矛举过了头顶或是架在了肩头、搭在大盾上,矛尖仍是斜向下方停在了大盾之前。再后排的矛兵们则是缓缓移动队形向前补充空档,原本前三排的矛兵则乱哄哄的找到了自己的家伙之后,缩到了阵尾。不过两三次呼吸的工夫,整个大阵一如从前般的严整无缺,而且窦琮的第二波企图从缺口杀入的骑兵尚在十几步之外。

众人闻声望去,却见校军场大门口不知何时多出一彪人马,为首一人二十多岁,戴高冠着素袍、面如冠玉、丰神俊朗,却是久违的唐公世子李建成。在他的身后,奉命把守营门的段志玄和侯君集急得像热锅上蚂蚁团团乱转,却是不敢稍有造次,显然是被李建成严令不得通报。

众人赶紧上前见礼。李建成可不同于杨霖,人家是正牌唐公世子,就算唐公现在再落魄、再倒霉,那也是老牌世家,揪下根汗毛也比杨霖这根楚公一脉独苗的腰粗。别说以窦琮为首的元谋系那是打定主意跟着唐公混了,就连一直三心二意、以房杜为首的凌烟阁系也难保不把唐公当成一条后路,所以众人参见起李建成来态度那叫一个恭恭敬敬,一个个大揖拜得脑袋都快磕地上了。

先不说小心眼的杨霖心里如何泛酸、如何盘算过后收拾这帮朝秦暮楚的墙头草,就看李建成一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德性,就让饱受杨霖飞扬跳脱、粗俗无礼折磨的众人感慨万千,痛悔所遇非人,对世子的态度更加热络,更不用说窦琮、殷开山之流就像离家的孩子遇到了亲娘,眼泪都快下来了。不过李建成只是简单与众人寒暄几句,便分开人群,一把拉住躲在人群外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杨霖,大声赞叹道:

“子建贤弟不亏楚公英名、家学渊源,真是练得好兵啊!愚兄佩服!”

杨霖继续泛酸:“德璋兄谬赞了,小弟不过一兵痞罢了,练练傻大兵还凑合,其他的比起德璋兄就差远了。”

杨霖指着大阵对李建成和窦琮说道:“我压根就没打算跟你的骑兵硬碰硬,所以我的长矛你撞不断,你们的骑兵和战马我也捅不死,却会捅伤。死去的或是重伤的战马会失去控制撞向我的大阵,可只受了些皮外伤的战马却只会受惊乱跑,到时候他们搅乱的可就不是我的阵型了。”

几日不见,李建成的脸皮明显见厚,对杨霖的牢骚假作不闻,只管揪住练兵的话题不放,继续追问道:“方才愚兄有幸得见贤弟的战阵之法,果然是大开眼界。却不知如果今日并非操演、而是实战,那么骑兵撞上贤弟的长矛大阵,会是什么结果?”

“结果?”杨霖捏着下巴,看似在思索,口气却是满不在乎的敷衍道,“就这么几百号骑兵,不过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吧。”

窦琮有些不服气,道:“杨统领的矛阵确实非凡,却并非首创。以矛克骑乃是步兵对抗骑兵的常法,虽然有效却并非无敌,末将就曾数次以铁骑破矛阵,不过是伤亡大了些罢了。”

“就伤亡大了些?那是因为你碰到的都是笨蛋!”杨霖翻了个白眼,又瞥了一眼满脸不服气的窦琮,喊来刚刚逃离李秀宁魔爪的盛彦师,让他召集了几十个矛盾兵,对窦琮说道,“要不你再来试试?”

窦琮闻言也招来十几名骑兵,让几名骑兵排成密集的横排站在前头,其余人等在其身后十几步外列阵,然后指着又缩成刺猬严阵以待的矛盾兵对杨霖说道:“末将以前排骑兵高速冲阵,统领的军阵虽然守得严密,但是木矛长而易折,末将的前排骑兵虽然难免伤亡惨重,却可凭借高速奔袭折断长矛、撞开盾阵,为后续的弟兄打开缺口。后排的骑兵由此缺口杀入阵中,则此阵破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