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杨门遗宝(上)(1 / 2)

加入书签

须知在当时,做臣子的有背叛皇帝的、做下属的有背叛上司的、做奴仆的有背叛主人的,虽然会遭到谴责和唾骂,但是那些被视为叛逆、反贼的对象无一不是背叛得不够成功的家伙。这世道就是成王败寇,不管是臣子、下属还是奴仆,只要你背叛得很成功,立马就会变成伟光正的正面人物,受人尊崇,福延考妣、子孙不说,还会名留青史。这时候所谓的背叛不过是小节,在史家嘴里是吊民伐罪、是拨乱反正、是官逼民反,那些说坏话、怪话的不是羡慕嫉妒恨,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但是成王败寇在某个领域却是完全行不通,那就是背叛宗族。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皇朝不知被推翻多少个、圣人曾惶惶如丧家之犬、佛道也几经兴灭,唯有宗族观念在中原大地上屹立不倒、颠扑不破。若是有人敢背叛宗族、背祖忘宗那就是自寻死路,别指望会得到任何人、任何势力的支持和收留,就算下贱如娼妓贼偷者,都敢在这样的混球头上吐口吐沫再踩上几脚。就算死了也是遗臭万年,子子孙孙抬不起头做人。

所以安海无条件的信任安九是有道理的,安九也确实给予了他忠心的回报。不过跟随安海时间久了,安海身上的一些秘密难免被安九察觉,比如族兄身有残缺、比如族兄与弘农杨氏关系神秘……

安九所知不过一鳞片爪,关于继嗣堂以及杨霖的真实身份更是一无所知。不过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引起他的怀疑,尤其是对他的那个族侄、他的少主人、那个注定继承安家巨额财富的纨绔安霖开始留上了心,于是本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开始变了样。比如族兄相貌平庸而族侄容貌俊美,比如族兄从不提及那位谁都没见过的嫂嫂,比如族兄虽然宠溺幼子,但是那种宠溺在他看来更像是敬畏和盲从,再比如族兄那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教子之道……直到有一天安九在东都街头偶遇时任礼部尚书的杨玄感,那惊鸿一瞥竟让他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这位当朝国公的面相竟然与他的族侄有几分相似!再联想起族兄的残疾,安九觉得他找到了答案——他那位所谓的族侄,必是这位国公的私生子!

想到族兄和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偌大家业,居然要落入他人之手,哪怕是位高高在上的国公,安九的心中还是充满了不甘和委屈。尤其是后来他在诸多蛛丝马迹中判断出族兄随杨家有谋逆之意后,安九惊恐万状,不敢阻止族兄之余开始寻求退路。恰巧此时安海命他护送一批财货到关中,而此时杨玄感已经在东都举事,安九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在途中寻机携财潜逃。

怪不得李蔓珞这妞儿先头对我凶巴巴,后来见我羞答答,原来是收到了她师傅的传信啊。杨霖酸溜溜的想着,心里五味杂陈。不过他也不奇怪李蔓珞的转变,后世的女子嫌贫爱富,这个时代的姑娘嫌贱爱贵,社会风气如此,与人品无关。试想回到二十一世纪,一对陌生男女,你要是没房没车还没个正经工作的,人家姑娘能愿意跟你相亲?同理,身为商贾子的杨霖就算家财万贯,被人家蒲山郡公家贵女横挑鼻子竖挑眼也再正常不过,不过这商贾子一旦摇身变成了楚国公世子、弘农杨氏家主,李蔓珞曾经看不惯的那些事就不算什么事了,反而成了杨霖潇洒不羁、大有魏晋遗风的美谈。

李蔓珞给他的感觉,就像李秀宁,好感不多,也没什么恶感,不过肯定比初闻“李密长女”那时的不知所谓感觉好得多。他这大半年结识的女子不多,连小七都成了温柔贤淑的典范,他对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儿还能有什么奢求?不过李蔓珞这妞儿脾气虽坏,但是长得不错,身材更是好得不得了……想到这儿,杨霖不禁有些心动……

这心思一动起来,杨霖的疑问又冒出来了:虽然他被送给了继嗣堂,可是婚姻大事岂能没有父母之命?他亲爹杨玄感虽然死翘了,不过他还有一个爹跑哪去了?孙老道怎么又成了他的监护人?

这是当然得问孙不通,孙不通却是犹豫了良久不肯开口,最终还是受不了他的追问,道出了实情。

之前杨霖一直对他亲爹杨玄感之死有诸多疑惑。比如他安排在潼关的内奸为何迟迟不能发动、发动之后又为何失败?比如为何屈突通率数万左骁卫大军潜入潼关这么大的事情,杨玄感的内奸居然毫无察觉?再比如屈突氏兄弟为何会提前就算准了杨玄感的意图从而提前设伏、杨玄感又怎么会那么乖的自己跑到屈突氏兄弟指定的地方站好、等着被砸成肉泥?这事他曾问过李建成,李建成对此也毫无头绪,如今在孙不通这里得到了答案。

安九以为,这些财货都是他辛苦多年应得的。而且他这么做也不算背叛,而是给安家寻了一条退路。

可惜他时运不济,没逃出多远就被左骁卫大将军、关内讨捕大使屈突通麾下的巡兵堵了个正着。身携巨资、身份可疑的安九看起来自然嫌疑重大,被押送给了屈大将军。此时风闻华阴安家与杨玄感之间不清不楚的屈突通岂能放过安九,三木之下安九熬不住刑,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招了个遍。屈突通大惊,急遣军使飞报潼关守将、他的胞弟屈突盖,令其立即拿捕与安海过从甚密的郎将沈大川和王君翼。同时他亲自带人一天两夜狂奔三百里,终于在永丰仓将正在转移军粮的安海拿下。

安海虽然饱受酷刑却始终闭口不言,奈何先期被捕的沈、王二人却没有他的那身硬骨头。屈突氏兄弟商议之后,一致认为杨玄感势大不可力敌,唯有除其首恶方有胜机。于是就有了将计就计、伪作内应献城,屈突盖慷慨赴死以慢杨玄感之戒心,在城门下故意摆放形似安海的尸体诱使杨玄感驻足,以千斤巨闸击之这一系列的后事。而后屈突通觉得安海是个烫手山芋,不如嫁祸给正在发疯的卫玄,于是他给安海喂食了缓发毒药,送给华阴县令王仁山递解京师,不想却被瓦岗军所截。不过安海还是难逃一死。

……

事情还要从安海说起。

安海原是楚国公杨素的亲兵校尉,因为为人沉稳、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又是杨素的同乡,所以被看重。开皇八年,安海随杨素南下伐陈,在荆门一役中,驾舟率先突破南陈名将吕忠肃坐镇的营寨,在身中数矢、下腹遭重创的情况下奋力砍断敌军帅旗,使得陈军惶恐四溃,吕忠肃不得不只身逃走。战后杨素下死令,要是救不活重伤欲死的安海,随军郎中全部陪葬。吓得死去活来的郎中们连续抢救了三天三夜,才把安海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但是他的子孙根受创过剧,终究是没救回来。

须知在这个年代,阉人因为身体残缺被视为不祥之人,除了入宫几无生路。没有任何家族会收留阉人,因为那不但耻辱而且很容易被诬以意图谋逆的大罪。一旦成了阉人,哪怕是为战阵所伤,最终的结局也逃不掉被撵出军营,流落乡野而冻饿至死。

不过杨素并没有撵走安海,反而继续加以重用,任何非议者严惩不贷。安海感激涕零,战后自愿卖身杨府为奴,杨素也毫无顾忌的予以收留。后来杨霖被继嗣堂领走之时,杨素毫不犹豫的选定了安海——此时已经名叫*,作为爱孙的陪侍之人。

根据继嗣堂的安排,安海化身巨商、与杨霖父子相称回到了安家庄。几年下来,安海的生意越做越大,几乎把持了继嗣堂大半的营生。生意做大了,需要的人手就多,除了继嗣堂安排给他的掌柜、管事,安海最信任的人和最得力的助手就是他的族弟安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