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拉郎配(1 / 3)

加入书签

谁想李老倌在他这里吃干抹净了拔腿就走,压根就没打算认嫁闺女这回事!这可就有些过分了。杨霖自始至终没跟李渊提起过婚约,因为他对李秀宁压根就没有什么好感,对这种包办婚姻也很抵触。毕竟他来太原府娶媳妇儿就是个借口,寻粗腿才是目的。在目的达成的情况下,如果李渊逼他娶说不定他会乖乖就范,如果李渊绝口不提此事他也会配合着乐得糊涂,但是李渊得了便宜还卖乖、张口就悔婚就是另一回事了。杨霖就算脸皮再厚那也得分什么事,遇上这样的事儿还能忍,不如套上个壳子当乌龟去算了。

杨霖再无二话,掉头就走。

裴寂要拦,被他一划拉就成了滚地葫芦。李渊则是又悔又怒,悔的是不该错以为这小子走投无路只得乖乖听他安排,才会堂而皇之的说出悔婚之事。怒的是这小子不识大体、任性胡闹,全然不顾他的一番苦心谋划。他甚至在犹豫要不要招呼亲兵把这小子抓起来,当然把这小子一刀砍了献给皇帝的事他还不敢干,先不说皇帝会有啥反应,继嗣堂的怒火就是他所不能承受的。但是这小子也不能轻易放走,毕竟他已经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秘密……

李渊犹豫不定间,杨霖已经走出了大帐。就在李渊拿定了主意准备喊人的时候,却发现杨霖又回来了。

确切的说杨霖不是回来了,而是被人拎回来了。

李裴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傻子拴上套,哪能让他跑了?可是杨霖不管裴寂如何忽悠、如何打岔,死死的咬住李渊不放。在他的威胁和逼迫下,本就被裴寂弄得臊眉耷眼又有些恼羞成怒的李渊,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事情果然跟杨霖有关,而且起因就是他跟李秀宁的婚约。自从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传来,李渊就坐立不安,深深为爱女的前程担忧。他那个姓杨的女婿要是死于乱军之中或者被皇帝砍了头他可一点都不心疼,就算逃到李家来他也不怕受到牵连,毕竟世家圈子里的规矩他明白得很,只要他不把事情捅到明面上就连皇帝都奈何他不得。可是好好的一桩婚事,女婿却成了反贼之子,名声不好听不说,这辈子注定要东躲西藏的见不得人,连累他的爱女也不知道要遭多少罪。李渊这人对子女溺爱得简直过分,历史上他的儿子们兄弟阋墙、李世民杀兄囚父说不得都跟李渊把孩子惯得无法无天有关。

李渊当时也就是为李秀宁的婚事闹心而已,谁想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当时两京陷于战乱,不少勋贵家族纷纷把子女送往外地避难,其中有个叫柴绍的就跑到晋阳来了。柴绍是将门子弟,自然喜欢舞枪弄棒,整天混迹在演武场,一日正碰上女扮男装假冒李世民之名、在校场中央狂虐大哥李建成的李秀宁。柴绍见这个少年身手不凡便动了一试高下的念头,结果勉强招架了十几个回合,便被李秀宁一马槊抽飞了。

不过柴绍生来就有受虐倾向,隔三差五就哭着喊着求李秀宁揍他一顿。时间久了,他自然也发现了这位“李二郎”是个冒牌货,少年其实是少女。于是狗血桥段开场,柴绍被李秀宁越揍越倾心,开始寤寐求之、开始辗转反侧,唯想琴瑟友之、唯想钟鼓乐之。不过这年头他的婚事自己说了不算,一等到京师安定下来,柴绍就快马加鞭往家跑,让他爹赶紧找李渊求婚去。

李渊顿时陷入了幸福的烦恼。绛郡柴氏也算世代簪缨之家,柴绍的祖父柴烈曾任前朝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其父柴慎为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在朝堂中深受重用。柴绍此人也不是寻常的纨绔、二世祖,自幼便有“趫捷有勇力”之名,曾被选为前元德太子的千牛备身。柴家的家世肯定没法跟弘农杨氏比,哪怕现在杨氏已经完蛋了,因为在世家的眼里看到的只有家世、血统和族望。不过作为落魄世家的李氏家主,李渊关注的可不是这些当不得吃喝、保不得性命的虚名,他看中的是柴家这个三等士族身份。如果李渊的父亲李昞在世时,柴家是没有资格向李家求婚的,如果是李渊的祖父李虎在位时,柴家连跟李家结交的面子都没有。即便如今李家落魄了、嫁个庶出的女儿给柴家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可要是把嫡出长女嫁到柴家这样一个三等士族,这在高门大阀的眼中绝对算是一个耻辱了。

拎着杨霖衣领的,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道。老道身材高大,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白发白须,慈眉善目,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不过老道现在的眉眼间尽是冰霜之色,言辞之间更是透露出一股逼人的杀气:“唐国公是要使人拿下这小子了?”

李家这样自取其辱,几乎等同于自甘堕落,这样一来会不会让皇帝更放心、会不会给势如累卵的李家带来喘息之机李渊不确定。不过他更看重的是柴绍这个人。柴绍此时已经二十四岁,成熟稳重又文武双全,在长安勋贵子弟中也算是佼佼者,前途不可限量。在李渊眼中,柴绍跟那个杨家小子相比,无疑更是爱女的良配。

不过此时李渊正在落魄,惹不起在世家圈子里风头正劲的继嗣堂,所以他接到柴家的婚书和聘礼之后,先是大喜过望继而愁眉不展。犹豫良久之后只得以李世民病重和李秀宁年幼为名加以推脱,又召集心腹商议,谁想众人也是意见不一。众幕僚中窦威、长孙顺德、任瑰、刘政会等人支持李渊与柴氏联姻,以改善李家处境求得皇帝安心。而李渊最看重的温大雅兄弟、唐俭以及老友裴寂、世子建成则坚决反对。他们反对的原因李渊不问可知,因为这几个人一直都认为天下大乱在即,隋室江山风雨飘摇,李家该做的不是委曲求全、曲意逢迎皇帝,而是应该蓄力自保、厚积薄发,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李渊悔婚,毕竟在乱世里家族的名声太重要了,一个可以轻易毁诺、见利忘义的家族是不会有什么号召力的,又如何成得了大事?更何况他们认为,身为被全天下大部分叛军奉为共主的杨玄感之子,那个杨家小子能给李家带来的好处,绝不是柴绍所能比拟的。

结果两边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李渊又是个优柔寡断的主儿,既没有答应柴家的求婚,又把柴绍留在身边视若子侄。这件事瞒不了李秀宁,这丫头对那个杨家小子自然是恨之入骨,对柴绍这个在她手下走不了几个回合、只会趴在她的长槊下嘿嘿傻笑的怂货也没什么好感,跟李渊大吵一架后,赌气冒充她二弟揍了一顿王威,然后被温大雅因势利导,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李渊在三年前见过杨霖一次,印象并不怎么好,不过那时候杨霖毕竟还未成年。这回再见,他的感观更差:不但轻佻浮滑依旧,而且更加的粗鲁无礼,最要命的还没有脑子,三言两语就落入裴寂彀中,让李渊更加的失望。所以一听到裴寂提到婚约,立刻忍不住跳出来阻止。

杨霖心甘情愿上老狐狸的当,去磨坪山当强盗头子,与其说他无路可走,不如说看在李渊这个未来老丈人的面子上能帮就帮一把。毕竟大家都算是亲戚,而且就算没有李世民,李渊的大腿也可一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