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民康物阜(1 / 8)

加入书签

他头也不抬的询问户部尚书郭资,郭资闻言作揖道:

“回陛下,调七百三十六万四千余贯便可,若是当下各个工程没有变化,以当下之增长,四年后岁入便可达到六千万贯。”

没有人会在意这场繁荣能持续多久,他们只知道朝廷对江南投入了大笔钱粮,百姓得到钱粮后开始购买自己短缺的商品,商贾的商品被抢购一空,各地乡绅富户也积攒了名声,地方官员也得到了政绩。

十月初,东洲与北洲的大宝船队抵达了天津。

雷州伯张纯将北洲及东洲《黄册》、《鱼鳞图册》上表朝廷,并将大宝船所运金银铜锭如数上缴国库。

从去年冬月到如今十月,十三个月时间里,东洲和北洲一共开采出二十余万两黄金,六百余万两白银和六百余万斤铜锭。

刨除黄金不谈,白银和铜锭足可以铸造近九百万贯通宝发行。

“卖报卖报,江南铁路开建,工价每日五十文,招工地点在……”

时间流逝,随着洪熙十年《大明报》的第三版刊发,江南铁路开始修建的消息也传遍了大街小巷,不论城市还是乡镇,大量百姓购买报纸后前往了招工地点应聘。

洪熙十年的泛江南包括了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福建等一京四省。

这一京四省的人口早已突破五千万,达到了五千六百万之多,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南直隶的二千三百余万,最少的则是福建的三百八十七万。

一京四省耕地达到了两亿四千余万亩,可以说平均下来,泛江南也就人均四亩耕地左右。

除了海外,内地各府也开始不断依靠银行来将当地税收上缴国库。

至十月末,天下上缴之税收便已经达到五千六百贯之巨,而这就是朝廷今年全年的税收情况。

坐在武英殿内,朱高煦简单翻阅户部上缴的文册,略带满意的点头道:

“增长的情况与我估计的差不多,即便刨除黄金收入,也能调用五千三百余万贯。”

“今岁只需要从国库中调出七百万贯,就足够应付当下局面,是否?”

以江南的粮食亩产,人均四亩这个数量还是挺多的,但饶是如此,他们也并不打算放过任何农闲时的工作。

由于江南铁路选择多点开工挖掘路基,然后再由宁波和杭州分别铺设铁路,所以工程在早期的用工量极大。

五十余万人因此而获得工作,仅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便将一段段路基挖掘填埋并夯实。

尽管农忙到来,大部分百姓辞工开始回家秋收粮食,但江南庞大的人口基础在这里摆着,每日应聘的工人数不胜数。

由于官营工价远高于江南正常工价,所以一些店铺为了募工,不得不提高了江南百姓的普通工价,江南的民间市场迎来了一场短暂的繁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