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藏剑比剑得名剑(1)(2 / 3)

加入书签

洞内是一个斜坡,刘爽运气与双足,顺着坡往下滑,黑暗中接连经过几个急转,只觉得头晕目眩,索性闭上眼睛不看,默念《阴阳五行诀》中关于阴阳变化的心法,心绪逐渐宁定,对于每次的忽然转向,也能在瞬间反应。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弯,终于到了尽头,刘爽只觉脚下一紧,似是撞到了什么,跟着就觉阳光刺眼,然后便觉脚下腾空,急忙低头向下。他刚刚一直闭着双眼,感觉到阳光这才睁眼,刹那间眼前一片光亮,什么也看不到。待能看清时,便觉一阵清凉之意,已经落入水中,快速上浮,抹一把脸,这才看清楚,三人是从一道飞瀑上直接掉落。

原来这密道直通飞瀑之下的一个通道,从那里几乎垂直掉落,若是从外面看,一来瀑布极高,二来有水帘阻挡,十分难寻。纵是寻到了,也以为是山上寻常一个洞而已,毕竟这样的洞在任何一座山上都到处都是,也不会起怀疑之心。

真凝道:“七天前你就找到了这个密道?”刘爽点点头道:“只是那时不知道这密道之下是什么,担心我们从此下来,正好落入天王阁之手,这才一直不敢下来。”叶水君哈哈大笑道:“真好玩,刚刚在里面如云里雾里一般,感觉我都成神仙了。”

三人游上了岸,刚刚这一下虽然没有受伤,但头或多或少还有些晕,躺在水边休息。刘爽生起火来,把随身的衣衫都晾干了,眼看快到中午,用了干粮——干粮被袄子包裹,竟然完全没湿——这才上路。

若说《身通经》是天下经络运行之总纲,这《阴阳五行诀》就是生气、藏气之根本。所谓阴阳交融,五行自生,回环流转,其运无穷。

《阴阳五行诀》除却总纲,共分两部五重,紧扣阴阳二气与五行之起、纳、运、收、藏。其重要关卡在于第一重之起与第五重之藏。与天下所有武学真气起于丹田不同,《阴阳五行诀》之起在于五脏六腑,不但晦涩难懂,十分难练,有些人穷极一生,未必能练成起的第一步。而且稍有不慎,伤了五脏六腑,立刻有性命之忧。

第五重之藏在于将真气不止藏于丹田,还要藏于五脏六腑,藏于浑身经络,若藏之不慎,经脉乱行,走火入魔。

义妁临终将自己的真气藏在刘爽脏腑之内,这第一关轻松就过了。《身通经》本就要十分精通经络之学,刘爽对身体之五行更是了然于胸,这第五关也轻松度过。

刘爽这才明白了黄江的最后一招,他浑身上下到处是真气,将双掌置于丹田和气海,不需要经过全身经络,可直接传达到双掌之上,如此以来,双掌瞬间可迸发出惊人之力。但如此以来,丹田空空,对对方的反击毫无抵抗之力。

黄江拼死一招将霍成君打成重伤,霍成君不得已落荒而逃,自己也脏腑俱裂,很快死去。

刘爽默默修行半夜,金刚等人与众人打成一片,自己也醉了,刘爽悄悄唤醒叶水君和早就准备好的真凝,借着月色悄然上山。山上本就被大火烧的漆黑一片,醉眼朦胧的众人如何能看得清楚。

《阴阳五行诀》结尾之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黄君亦曰:武者,侠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武学者,杀人之法也,兵器者,杀人之利器也。皆非侠也。侠可藏于心而不可藏于器,故孔子曰:君子不器。侠于心者,无往而不利。侠于器者,无利而不往。武功高绝者,以飞花摘叶杀人,本末倒置,为天下笑。

一路之上,刘爽反复揣摩这句话,感触愈深。尤其是关于《九毒真经》,本来他一生与毒为伍,十分感兴趣,想起黄江临终前对霍成君所言,隐约间似乎明白了,再无修炼之意,只是其中遏制不同毒物攻向心脏之法,确有独到之处,可为解毒之用,用心学了。

第二天一早,众人没有看到刘爽的影子,都以为他下山了,纷纷下山去寻。刘爽和真凝、叶水君返回山顶,走到了一处大理石地板附近,刘爽用力一踏,身子倏地滑下,顺手抓着真凝的脚踝。电光火石间,真凝明白了刘爽之意,也随手抓住叶水君的脚踝,叶水君猝不及防之下,被二人带入洞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