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揍熊孩子论英雄(1 / 3)

加入书签

“郑老,您这是……”

“大将军,越王殿下已逾幼学之年,却顽劣不堪以致尚未开蒙。老夫身为太傅,自当严加管教不敢稍有松懈,否则便是上负皇恩下愧将军抬爱,还有何颜面继续尸位素餐下去?”

“呃,您说的有理。不过这孩子到底不是一般人,您看我这一回来就忙得脚打后脑勺,不还得抽空跑来参见他一下不是?所以您老能不能换种稍稍……温柔点的办法?”

杨霖在熊孩子可怜巴巴的注视下终究还是心软了,忍不住给他求情。可是老郑却一点面子也不给他,拿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类的那套体罚有理的子曰诗云就把杨霖顶得直瞪眼,然后就把熊孩子撵去默写十遍《元尚篇》,写不完不许吃饭睡觉……

“大将军且住!”老郑手握竹板立于战战兢兢埋头默写的杨侗身侧,回头一看杨霖正气急败坏的掉头就走,赶紧招手又把他叫了回来。而且老郑在前一刻还是一副不苟言笑的严师面孔,这会儿工夫摇身一变,满脸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意,还带着那么点谄媚……“老夫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答案是仅仅被杨霖念叨了一嘴就光荣上任的太傅郑元寿。

杨侗这个熊孩子虽然身世惨了点——老爹早亡,爷爷被撵到了天边回不了家,但毕竟是龙子凤孙——受封越王,官拜东都留守,也就是说从官方的角度或者说在名义上这个熊孩子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所以别看人家年纪小,可是一般的小场面压根就唬不住他。

可老郑是谁?人家可是位列“七宗五姓”这一天下最顶级士族团体中的荥阳郑氏的族长。这千年以来,王朝不知兴替了多少茬,皇帝不知轮换了多少位,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老郑家还是老郑家!这就是世家的底蕴,要是真要较量较量,老郑身上这历经家族千年浸润和熏陶才培养出来的贵族范儿,就算皇帝见了弄不好都要抖上三抖,更何况杨侗这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孺子?

熊孩子不认老郑这个未经皇帝任命的山寨太傅?老郑压根不跟他废话,操起竹板照着他那只粉嘟嘟、胖乎乎的小手就是三板子。熊孩子跳着脚的喊人来砍死这个残害大隋的花骨朵、帝国的未来的死老头子?当然不会有人来,来的只有抽得更狠的三板子。硬的不行来软的,熊孩子满地打滚嚎啕大哭,其惨状简直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这回手心不好打了,倒霉的就换成了屁股,随着一阵雨点般落下的竹板子,熊孩子的小屁股明显胖了一圈。

好汉不吃眼前亏,熊孩子一见这个凶神恶煞的老头既惹不起也躲不起,只好乖乖就范,苦着小脸憋着小嘴跟着老郑读书。不过这样一来就能逃过下一顿胖揍?想得美!话说老郑被被熊孩子的爷爷和太爷爷合起伙来坑了好几十年,正一肚子火没处泄,正好拿他祖债孙偿,而且熊孩子也确实欠揍。

“您说!”

“听说大将军今日遍访群使,不知可有收获?”

“那帮人一个个粘上毛比猴都精,哪能跟我说实话,我也就是去摸摸底,谈不上啥收获。再说了,我也就去了我那两位老丈人和屈突、窦这几家,剩下的还没来得及去呢,我得抓紧……”

“不许分神!”老郑的竹板子猛的抽在熊孩子的背上,然后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将军不忙,老夫以为剩下的将军不理也罢。”

这年头凡是家境不错的人家,孩子打六七岁起就要开始启蒙识字,像是皇家、士族家的子弟还要更早些,基本上从三五岁起就悲催的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基本的流程大致相同,都是是启蒙识字三年左右,然后是通读经义典籍约三至五年,之后就是培养创作能力了,吟诗作赋时文策论什么的,根据各自的资质不同大约需要五至十年,最后就是凭借个人兴趣的专业学习,那就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了。

杨侗今年十岁,就算再蠢也该进入通读经义的阶段,可是这个熊孩子就连最基础的《凡将篇》、《急就篇》和《元尚篇》都背得磕磕绊绊,老郑问起“三苍”(《滂喜》与 《苍颉》、《训纂》合称“三苍”,是当时比较基础的儿童启蒙读物——作者注)来就会干瞪眼,更别提 《劝学》、《圣皇篇》、《黄初篇》、《太甲篇》之流了,把老郑气得差点发疯。

荥阳郑氏以诗礼传家著称,郑兴、郑众、郑羲、郑道昭等硕儒文魁层出不穷,郑氏家学更是久负盛名,老郑便是贵为族长,只要稍有空闲也要到家学亲自授课,足见郑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是哪个郑氏子弟到了十岁还不知“三苍”为何物,不被老郑打折了腿也得被他撵去喂猪,只不过眼前这个熊孩子身份比较特殊,老郑既不能撵他去喂猪更不能把他的腿打折,只能抡起大板子打屁股。

杨霖赶上的就是这一出……

杨侗一见杨霖如遇救星,哭嚎着爬过来大叫着“三姨夫”,然后就抱住他的大腿死活不放手。虽然杨霖这个人很讨厌,没少欺负他不说,对他皇爷爷也很不尊敬,还总爱掐他的胖脸蛋子,动不动就对他施以亲亲抱抱举高高的酷刑,可相比起这个有着严重的虐待正太倾向的死老头子来说,简直善良的像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