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连锁反应(上)(1 / 2)

加入书签

经此一事,老窦又犹豫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停发了老前辈们的工资,果然没费多大工夫大部分的老前辈们就乖乖的退出一线找他领退休金了,老窦重新收回清河和齐郡北部,讨伐宇文化及的道路终于打通了。

可没等老窦动手,翟让就先下手为强了。对此老窦非但不恼反而对翟让颇为赞赏,不但屡屡赠与粮秣军械以资鼓励,还捎信给翟让,他愿无偿发兵支援,事后不取一土一钱,只须以宇文逆贼项上之头为偿即可。

结果言犹在耳,翟让就招降了宇文化及,不但保障其安全,还授予高官厚禄,引为心腹,这一巴掌把老窦打得就有点狠了。

所以老窦二话不说,调集二十万大军出清河入齐郡,声称奉旨讨逆,翟让要是不交出宇文化及,老窦就跟他拼了!

老窦真是要拼了——他也就二十来万兵,现在基本能动弹的全拿出来跟翟让斗气了,难道他不过了,就不怕老罗再抄他老巢一次?

这个世界没有神灵,号称天子的皇帝跟老天爷更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像老袁小袁那样的神棍以及杨素宇文述之类的显贵大员们,越是居庙堂之高,越是跟这些人造的神与半神离得更近,就越没有信仰和恭敬之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忠顺可以说全靠演技,所图谋的无非是权势和私欲。

而像窦建德这样的小人物,处江湖之远,那些被涂抹了华丽的金身或是加持了虚幻的光环的神们,对他们来说就越显得高大而神秘、神圣而不可亵渎。所以老窦所做的种种,尽管不能排除作秀和利己的因素,但是相比其他人,无疑还是多了不止一分的真诚和憧憬。更何况老窦本就是个以忠信为本、凭节义立身的好汉子、大英雄。

所以当他得知运河兵变、皇帝被追杀、皇子皇孙被当鸡宰的消息时,宇文化及已经兵败逃往东莱。但是这一点也不能老窦的悲愤之情有所稍减,当即下令全军缟素,打起讨逆大旗兵发东莱,要替君雪耻。可是老窦脑子一热一冲动,就给自己捅了好几个大篓子,比如他的老冤家罗艺。老窦和老罗可能是上辈子就犯冲,所以这对本来无冤无仇的老哥俩谁瞅谁都不顺眼,连“你瞅啥”、“瞅你咋地”之类的常规掐架理由都不找,一见面就打,见不着面到处打听也得打,反正是能动手绝不吵吵,能用刀子捅绝不用棍子抽。所以一直以来大伙都在默契的养精蓄锐、绝不轻易惹事,以准备最后的决战,唯独这哥俩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连地里少了一只瓜舍里丢了一只鸡都能成为一场大战的由头。就连这老哥俩打着打着也在心里直犯嘀咕:老子跟那个王八蛋有什么仇啊,又是咋打起来的?

那会儿工夫老窦的心腹爱将王伏宝正跟老罗的宝贝儿子罗成在文安打作一团,突然间老窦一声令下,听话的王伏宝立刻丢下罗成,换上一身孝衣就气势汹汹的带兵南下去找宇文化及的晦气。王伏宝这没头没脑的一跑,差点把小罗的腰给闪折了,开始以为这是老窦的诡计,后来发现不像,便出兵打了一下,结果势如破竹。这样一来小罗还客气什么,挥兵急进,连陷数城席卷大半个河间,兵锋直指乐寿,威胁信都。要知道老窦自称长乐王,而长乐就是信都郡治,这老巢要是被掏了,老窦的乐子可就大啦。

后院刚着火,前路又被堵。老窦现在是河北之王,谁敢给他添堵?还别说,还真有人敢,而且老窦还不好跟人家发脾气。

还真不怕,因为这回死对头老罗居然跟他是一伙的!

老罗怎么改性子了?

谁这么牛?答案是老窦的造反领路人、革丨命老前辈——王薄、孟海公、张金称、格谦等人。

这帮老货是最早一拨蹦出来杀官造反、反隋反帝的,尤其是王薄,“长白山下知世郎”的大名曾经在江湖上显赫一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敬。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老话那是不会错的,性急的老前辈不可避免的被那些更加阴险狡诈的后辈们算计、击败,之后死的死、逃的逃。幸亏老窦够仗义,拉了他们这些半死不活的前大哥一把,还把他们安置在清河以及齐郡北部等地容身。

老前辈们如今名为独立,实际上完全依赖窦建德接济维生。不过老人家就好个面子,他们可不认为离了老窦就不能活,而且非常珍视独立与自由,要是他们能穿越到数百年后的苏格兰,一定会被威廉?华莱士引为同路人并与之共同战斗……

所以老窦这回一着急没打招呼就想借道通过,使得老前辈们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心遭到了一万点暴击,所以老前辈们怒火万丈的召集了手下那小猫三两只,然后气势汹汹的堵住了老窦的去路,声称要打奉陪,要过没门,除非踩着他们的尸体……

老窦这下犯难了。虽然他相信只要他随便挥挥手,这帮臭不要脸的老家伙就得跑得人影都见不着一个,可是老窦脸皮薄、重情义,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呀?正好此时后院起火了,老窦只好就驴下坡,向老前辈们告罪之后杀了个回马枪,找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罗撒气泄火去了,至于宇文化及就只能先放一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