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像又上当了(1 / 2)

加入书签

“呵呵……”老郑这下不哭了,还乐得美滋滋的,“时机未到则天机不可泄露,呵呵,不能说也说不得,你就说答应不答应吧!”

“您老这不是为难小子吗?改天您一不高兴让小子去抹脖子,或是让小子一把火把自个儿家烧了,或是把老婆孩儿一股脑都丢河里淹死,难道小子也得乖乖照做不成?”

“你这混小子真是惫懒成性,老夫都多大年纪了,难道还能跟你这个后辈胡搅蛮缠不成?放心吧,老夫的要求一不违天道,二不灭人伦,三不背情义,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怎么,以我荥阳郑氏煌煌千年家世作保,你还信不过老夫这一遭不成?”

老头都这么说了,杨霖算是彻底没咒念了,只能老实答应。这下老郑算彻底高兴了,也没心思再跟他磨牙,以军情紧急、荥阳疫情严重不宜久留为由直接撵他走人,他老人家则躺在肩舆上拉着郑善果有说有笑的回城去了。

杨霖立在原地看这俩老头消失在城门洞里边,又发了半天呆之后,突然问李秀宁:

杨霖这回的开价够狠,直接送给老郑家一个太傅和一个国令不说,还从六部和各寺监奉上一堆中高级官位等郑家提名,虽说还要报请杨广那位皇帝批准,不过在场的谁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就算杨广不给面子不批,难道老郑和小郑就不是太傅和国令了?真是笑话!现在东都说了算的是杨霖,他说是就是,谁想反对都没用。

太傅一职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君王的辅佐大臣与老师,甚至可以在君王年幼或缺位时代为管理国家。在朝政上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历朝虽屡有兴废,却一直处于权力的顶端。本朝的三公被那位爱折腾的皇帝父子改成了太尉、司徒、司空,太傅的权柄有所削弱,却仍被皇帝及皇子皇孙们奉为师长,其位极为清贵,非德行高远受人敬仰者不可得。所以杨霖把太傅这顶大帽子抛到老郑头上,让老头一时间都有点头晕目眩情难自己了。

国令就更不用说了。太傅虽然显贵,却毕竟是虚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名声上和精神上的荣耀。国令就不一样了,那可是与国相、国尉并列的杨霖麾下的三大显职啊,尤其是掌管机要,意味着老郑家已经得到了杨霖的充分认可,被列入了他的核心幕僚团队参与机密了——只要看看刚被罢官夺职的长孙无忌一脸便秘似的神情便可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不过长孙也怨不得别人,谁让他是杨霖的大舅哥呢,关键时刻就是用来给妹夫背锅的。

杨霖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老郑家演的这出苦肉计算是连本带利全收回来了,郑元寿要是再矫情可就有点不识抬举了,尤其杨霖还是个属驴的,万一把他惹炸毛了拿他弄不好就得赔个底掉还找不到人说理去。所以老郑赶紧就坡下驴,瘸着一条腿还想蹦下肩舆“谢主隆恩”,杨霖哪能受他的礼,赶紧拉着李秀宁上前拦住。结果小两口这殷勤的一扶,竟扶得老郑心里一动,结果又闹出了一个幺蛾子。

啥幺蛾子呢?原来老郑拉着杨霖和李秀宁的手,老眼一红,竟然嚎啕大哭了起来,哭得杨霖和李秀宁俩人手足无措。

“媳妇儿,你觉得我是不是上了这个老头的当了?”

“嗯,非常有可能!我曾听阿爷说过,郑善果老于谋算却不失敦厚君子之风,而郑元寿无大智却好行小慧,所以呀,按阿爷的说法你肯定是被坑了!”

“郑公您这是怎么啦?有什么难处尽管跟小子说,只要是小子能做到的,小子义不容辞。”

“此言当真?”

“那是自然!”

“那你可否答应老夫一件事?”

“啥事?您老请说,小子洗耳恭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