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混事王(1 / 3)

加入书签

翟让和李密闻言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轻易的就这么认可了荥阳的归属。

荥阳乃是东都门户,地处河南交通大动脉,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此时对于翟李二人却有些鸡肋。李密就不用说了,反正这也不是他的地盘,乐得送杨霖一个人情。而翟让为啥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荥阳呢?这是因为他现在小命按在杨霖的手底下,虽然他叫嚣着宁死不屈,可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要想让杨霖放过他看来是不出点血是不行了。而他手头的这几块地盘,杨霖能看得上他又不太心疼的,也就数荥阳这块鸡肋了。

当初他从屈突通手里夺下荥阳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以战功重竖威望、提振军心并震慑李密,当然要是能一举拿下东都就更理想了。可是没想到荥阳拿得容易,屈突通却是难缠,尽管屡战屡败,却是死缠烂打依旧,动不动还抽冷子反咬一口,弄得翟让手忙脚乱。虽然现在他勉力将战线推进到东都境内,但也把荥阳这片膏腴之地折腾得千里无人烟遍地是白骨了。

翟让要是倾力一击,屈突通未必是对手,只要他肯付出代价就算东都弄不好都能拿下来。可问题是瓦岗四面是敌,内部又有李密掣肘,如今天下大势未明,大家伙都在拼命的闷头扩充实力,就算翟让拿下了东都也难免实力大损,到时候别说窦建德、李渊、宇文成乾这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了,就连李密都可能趁势一口吞掉他。翟让下不了这个决心,可是屈突通照样不依不饶,他不得不将大半的兵马摆在汜水、偃师、阳城一带与其对峙。可是自从徐世绩带了两万人马北上河东之后,东都攻守之势立即逆转,不久之前屈突通就攻下了重镇偃师,把翟让的荥阳防线捅出来个大窟窿。

荥阳在手,屈突通就跟他没完没了,不但牵扯了翟让大量的兵力,还影响了他向东发展跟李密抢地盘。所以把这个累赘甩给杨霖,翟让非但不心疼,还感觉轻松了不少。

江湖传说中重义轻财的好汉翟让居然是舍命不舍财的土地主般的人物,这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把不少人吓得不轻,比如说瓦岗众将,还比如说李密。瓦岗众将中不乏在前世里把叛主当作家常便饭一般的三姓家奴,但说到底还是李密掀起的那场内讧让众人寒了心,这也成了他们后来三心二意的主因之一,其实他们对翟让还是挺忠心的,更何况翟让给他们指定的那位继任者翟弘一没人望二没本事,堪称是瓦岗军中人见人烦的人物,他们哪里肯换这个家伙当自己的主子?至于李密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来得急而且对这场冲突毫无准备,他此时是三方势力中最弱的一个,要是局势闹了个不可开交,怎么看他都得是第一个倒霉的。所以虽然他恨翟让恨得牙根痒痒,此刻却不能让翟让就这么完蛋。

至于说杨霖则是毫不担心,因为翟让的生死可以说握在他的手中,一切尽在掌握,他有什么可害怕的?

于是乎翟让叫唤了半天,下边既没人动手也没人搭茬,杨霖等人瞅他的眼神倒像是看一个大马猴子在耍彪。

李密还是不放心自身的安危,只好跳出来给翟让找台阶下:

“呵呵,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事好商量……殿下漫天要价,翟公不妨坐地还钱,何必如此激动?”

“那荥阳就归我了!不过光一个郡不够,我也不跟你们墨迹,我还要襄城!”

李密算是个人精,他和翟让虽然明争暗斗不止,却还没撕破脸皮,所以名义上他还是翟让的臣属。不过此刻他却一改口风,既不叫“许王”也不喊“主公”,而是把“翟公”二字咬得很重,让翟让一下子就警醒了过来:现在的形势不再是二人转了,而是三国杀。

“密公所言有理,倒是本王疏忽了。东郡乃是我瓦岗根基,若是世子肯登基称帝,将兵马交于我内军统辖,本王自当将东郡拱手奉上供世子驻跸,否则世子有何名义取我东郡?更何况世子不过数万兵马,如何守得住四郡之地?依本王看来,世子若愿入我瓦岗,可取荥阳、梁郡二郡暂驻,待得东都战事已定再做打算。”

李密自以为是好意提醒了一下翟让,没想到这货回头就把他的核心地盘卖给了杨霖,这把李密气得差点暴走。不过李密毕竟不是翟让,他眼睛都不眨的立刻拿翟让的话当托辞:

“若是殿下肯称帝,微臣便是献出梁郡又有何妨?”

“得了得了,你俩就别充大方了。”杨霖一脸不耐烦的打断了他俩,“看你俩这意思把荥阳分给我是没啥意见了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