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图穷(1 / 2)

加入书签

“嗯,翟公说得有理。”既然翟让想把他加到天上,双方渐趋图穷匕见,杨霖不再跟他客气,“世伯”也就变成了“翟公”,“不过我要是当了皇帝,我的那些部属如何分派?”

“殿下统领的河东军扬威塞北,替国御寇,自是一支强军劲旅,理应纳入瓦岗内军。微臣忝为内军大总管自当体恤殿下心意,东都之战定将贵属引为前驱,替殿下死战!”

李密说到底还是个文士,两天两夜人不卸甲马不落鞍的从彭城跑到荥阳,几乎要了他半条命,所以精神有些萎靡,处处被翟让抢了先。此时眼见翟让公然要夺杨霖的兵权,而且还直言要把人家仅有的这点势力当炮灰消耗掉,如此不要脸简直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这还是李密认识的那个礼贤下士、豪爽仗义的翟让吗?可此时的李密势单力孤,除了满脸讶异的手指翟让说不出话来之外,心中也掀起了惊涛骇浪,开始重新评估这个老对手。

杨霖却不像李密那样吃惊,脸上仍是一副风轻云淡,佯作环顾左右状,嘴上却问道:

“我怎么觉得这里有人姓曹?”

那边李秀宁和翟弘大打出手,这边荥阳太守府里边,气氛也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前面曾经说过,翟让盯上杨霖,内因是翟李之间的瓦岗大权之争,外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杨门遗宝”,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钱闹的。翟让当初脑子一抽抽,让李密分了瓦岗的军政大权,不但大批外军将领纷纷投靠,特别蒲山公营的组建更是使翟让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他的应对措施就是将瓦岗内军从五万多人扩充到十万,而且计划继续扩充至二十万。不过瓦岗内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从来不是靠人多势众压出来的,靠的就是装备和训练,这就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了。翟让的钱不凑手,除了加大对辖境内百姓的压榨和对外掠夺,眼睛更是瞄上了杨霖那传说中的巨额家产。

传说中的杨门遗宝多达数百万贯之巨,曾经跟杨玄感造过一回反的翟让深知传言不虚,要是他能拿到这几百万贯,别说压倒李密重掌瓦岗大权了,就算谋夺天下登基称帝也不再是幻想。所以从一开始翟让的算盘就是强取豪夺,杨霖的那几万军马压根就没被他放在眼里,从徐世绩给他的密报中,翟让把杨霖的实力盘算得一清二楚,别看他在河东打了几场胜仗,可是凭恃的不是阴谋诡计就是敌军轻敌,依靠军队硬实力拼下来的胜仗连一场都没有。翟让自恃瓦岗内军远强于大隋府兵和突厥骑兵,而且是以有备击无备、以众军击寡兵,压根就没想过有失败的可能性。至于蛊惑杨霖称帝,不过是打算凭一虚名将他架空,顺势以和平手段夺取他的兵马罢了,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杨霖这小子最近名气不小,公然以武力挟持收编好干不好听,能不动手还是不动手为妙。

不过李密突然间从千里之外狂奔而至,让翟让的如意算盘有点难打。李密来得急,贴身护卫不过千人,就算上王伯当那两万来人,翟让也有足够的把握将其一鼓而下。虽然翟让恨不能下一刻就将李密碎尸万段,可是如今的李密在瓦岗军中声望正隆,拥趸无数,就算是翟让的亲信将领们对他有所不满,可要是他对李密下了死手,估计拥护的也不会多,使他不敢轻动。可是翟让一旦对杨霖用强李密反对怎么办?总不能将他一刀砍了吧?那样的话瓦岗的分裂将不可避免,对翟让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杨霖架起来再说。

可是杨霖这小子年纪虽小却老奸巨猾,嘴里念叨着当皇帝不错,可就是不肯吐口把这事坐实,翟让不禁愈发的急躁,口气也愈发的冷硬,其中不乏威胁之意:

有人姓曹?他这岂不是说某人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座下一片哗然,长孙无忌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

刚才双方不啻于在赤果果的交易、夺权,不过名义上还打这个冠冕堂皇的招牌,话里话外好歹还给彼此留下几分颜面。不过杨霖这一番话出口,几乎是蛮横的揭开了挡在双方之间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让翟让不禁有些恼羞成怒。

“殿下这是何意?莫非是在怀疑微臣的忠心?”

“忠心?”杨霖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今日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臣属于我,你跟我讲忠心?你当我是个傻B还是二货?”

杨霖肆无忌惮的嘲讽像是一个泼风大嘴巴扇在翟让的脸上,让他的脸色几乎在一瞬间涨红起来,他猛的直起腰,冲前两步,距离杨霖不过数尺之地。而一见翟让如此动作,还不待他发话,单雄信、王君廓等瓦岗将领便轰然起身,而军师王儒信挥起手中的茶盏,就要往地上掷去。

“殿下登基称帝乃是我瓦岗百万将士百姓之心愿,微臣与密公劝进亦是发自肺腑,殿下推三阻四,难道不怕寒了臣等和将士之心?”

杨霖却对翟让的急躁不理不睬,依旧老神在在的胡扯:

“当皇帝也不是不行,不过还是拐回老话题——你们打算让我在哪儿称帝?翟公推荐韦城,密公偏偏属意宋城,要不我单日待在韦城,双日再往宋城跑?”

李密刚想进言,翟让却抢先了一步:

“既如此,殿下可暂驻荥阳,微臣即日便发兵东都,待得拿下东都,殿下便可在乾元殿上加冕。想那东都乃是令祖景武公督造,殿下在此登基,上合天道下顺民心,此地合该为殿下所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