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选择(下)(1 / 2)

加入书签

“荥阳虽好,却是瓦岗、河东和东都三方交汇的所在,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咱们到了那儿日子可不会好过!还有那柴孝和刚才可是把颍川许给主公了,颍川比之襄城可是要富庶许多!”

“柴孝和就是顺口胡咧咧,连带着恶心一下徐世绩,不过柴孝和既然说出了口,这荥阳我还就要定了,有什么官司让他们自己打去!这荥阳虽然四面不靖,却与瓦岗毗邻而不深入,正适合我们坐山观虎斗,翟李就算打咱们主意,咱们打不过跑起来也比较容易,无论是北投我老丈人还是西投东都,对于瓦岗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有忌惮。所以这个看似四战之地的荥阳,其实才是咱们的安乐窝。

襄城也是一个道理,总之我们虽然投向瓦岗,却要离他们越远越好。”

“主公所言有理,看来在翟让与李密这场内斗,主公是打算置身事外了?”

“我跟你们说哈,咱们对瓦岗内斗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你们千万要记住这一点!咱们站在两者之间、不偏不倚的时候最值钱,要是屁股一歪倒向一边,弄不好就要大难临头,切记切记!”

本来在翟让和李密看来,杨霖虽然拉起了一大票人马,还热热闹闹的搞了一出大破突厥、替国御边的把戏,弄得声名大振,不过他毕竟崛起得太快,一者没有根基之地二者强敌环伺,日子并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杨霖选择自立,无异于将自己同遍地的草头王划上了等号,不仅实力不足以自保,而且前期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至于说杨霖接受朝廷的招安、替大隋卖命这条路,翟李连想都没想过——毕竟这年头家大于国,杨霖跟皇帝有灭家之仇、毁族之恨,如果他为了个人的前程和功名跟皇帝捐弃前嫌、卖身投靠,其结果肯定是被天下人的吐沫星子淹死,再说现在跟着皇帝混有什么前程可言?

所以他们认为杨霖当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依附于强者——大树底下好乘凉,既足以自保又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而当今天下最强者,瓦岗自居第二,谁敢称第一?所以他们认为杨霖几乎不可能拒绝瓦岗释放出的善意,区别就是在于他到底是投翟还是靠李。

可是他们忘了这天下就没人是傻子。如今各路诸侯都处于蛰伏期,都在拼命的扩充实力、壮大兵马,就凭杨霖的本钱想要自立为王没人会把他当盘菜,不过他要是选择投靠一方诸侯,那分量可就不一样了。一来杨霖的实力虽然不强,只有不到十万人,而且老弱妇孺不少,可毕竟大都是上过阵仗、杀过人见过血的老兵,而且对手还是以彪悍善战著称的突厥人,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要知道如今各路诸侯大都草台班子出身,手下尽是些乌合之众,最缺的就是老兵,拿十个新兵蛋子换一个老兵他们都干,何况还有几万个?二来杨玄感虽然现在坟头上草都能长出一人高了,但毕竟是造反派们的先驱者、老前辈,各路诸侯中仍有不少遥奉其为共主的,虽然谁都知道这只是个旗号,但若是能把杨玄感的亲儿子招进自己的阵营,起码能壮大声势和影响,对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毕竟杨玄感的名头在造反派当中就算正统,就算赶不上杨广这个皇帝,也差不了多远。

所以当翟让和李密发现杨霖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冷灶,而是颇为抢手的时候,心中的紧迫感油然而生。其实若是瓦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谁敢在瓦岗军口中夺食?可问题是翟让和李密间的内斗日趋白热化,他们引进杨霖这个外力的最初目的也不是外争,还是内斗,这就比较麻烦了,尤其是杨霖现在行情看涨,开始坐地起价了。

先不提徐世绩和柴孝和跑回去给各自的主公报信、争取更高的价码,这二位一走,杜如晦便挥退了闲杂人等,忧心忡忡的向杨霖问道:

“主公无耻!主公英明!房乔(无忌、克明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呀五体投地……”

“密公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你却断然拒之,莫非你真的打算进驻东都?”

“哪能啊?东都虽好,却是天下瞩目之地,没有足够的斤两谁能坐得住?反正我是没那个本事,也没打那个主意,不过我却不介意以此为饵,钓几条大鱼。我看李密与翟让之争即将图穷匕见,无论我们投向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沉重一击,所以他们轻易不敢放弃我们,这也是我漫天要价的大好时机!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咱能干那傻事吗?”

“呃……主公之言虽稍嫌卑鄙,无忌闻之却颇为欣喜,只是您既不愿意进据东都,又看不上谯郡、淮阳等地,那您是打算以何处作为我军的根基之地?”

“我曾听辅机兄说过,如今瓦岗的地盘可以一分为二,翟让的势力占据了西北方,李密的嫡系控制着东南方。今日柴孝和许给咱们的谯郡、淮阳暂时由李密控制,又恰好位于两股势力之间,看来他们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哪!既把咱们围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咱们要是投向翟让李密又能一伸手就把咱们吞掉,难道老子会傻到自己钻进这个死地去?

我看河南这地界,要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还要数沿黄河南岸这几个郡,我觉得荥阳就不错,要是还能划拉过来一个郡,那咱们就要襄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