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国杀(1 / 2)

加入书签

无忌曾闻,翟让与李密之间似乎生出了龌蹉,关系颇为紧张。只是此事一直未有实据,今日结合主公的这番经历,看来传言似乎不虚……”

“此事绝无可能!”长孙无忌话音刚落,祖君彦便大声反驳。

“尚德兄有何高见?”

“此事乃君彦所亲历。想当初翟让与密公初见,便为密公所折服,甚至甘愿拜其为师,但为密公所婉拒。即便如此,翟让仍依密公所求,联合河南河北义军奉先楚公为主,共谋大隋天下。先楚公兵败之后,翟让派人四处寻觅密公下落,甘愿将瓦岗之主奉与密公。如此真情实意,如何做得了假?此事必然另有因由。”

杨霖闻言长叹一声,说道:“尚德兄啊,你就是太老实啦!”

众人被杨霖召集一堂,听闻堪称当前天下各方割据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瓦岗军的两位大佬,竟然不约而同盛邀杨霖前往,并要奉其为主的消息之后,不由得惊诧万分,就连一向急智的房玄龄也是一连捻断了好几根胡须,还是蹙着眉头不发一语。

长孙无忌自诩为杨霖的头号心腹,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硬着头皮率先抛砖引玉:

“无忌以为,不光是瓦岗军邀主公入主一事处处透着蹊跷,其他各方势力此来怕也是各怀心思。这一天多来,无忌遣人四处打探,搜集到了一些消息,现报于主公和各位同僚。

先说窦建德。自去年五六月间窦建德率部北上阻住隋帝兵锋,掩护河北叛军残部退入上谷、博陵之后,趁隋帝南下江都、河北空虚之际,迅速出兵四处攻伐。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已占领了恒山、博陵、河间、渤海、平原等十余郡,其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至太行,北与占据涿郡、渔阳的罗艺对峙,南边隔着汲郡与瓦岗相望,麾下兵马扩张到二十余万,并在去年十月于河间自称长乐王。

窦建德虽然称霸一时,但是毕竟在河北绿林还属于小字辈,再加上与其交情莫逆的孙安祖、高士达等先后战死,其他如王薄、孟海公、张金称、格谦等人对其一家独大非常不满,只是碍于窦建德千里赴援的恩德不便当面发作,但还是在其称王之后远走清河、齐郡、北海等地插旗单干,窦建德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祖君彦一怔,拱手道:“愿闻少主高见。”

杨霖突然站起身来,朝还在沉思中的杜如晦深深一揖道:“克明兄大才,小弟自问不及,甘愿逊位让贤,还望克明兄不弃。”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试探啊!要是换了一个主公说这话,当臣子的除了真的造反以外,就剩下拿刀抹脖子一条路可走了。不过杨霖不一样,这货成天就没个正形不说,对臣下别说严苛了,简直都放纵得没个样子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当他又在拿老杜开玩笑。不过即便如此,杜如晦还是有些不高兴,斥道:“都什么时候,还在胡闹!”

“还说我胡闹,你当着外人揍我就是正经闹了?赶紧的,陪我演戏!”

窦部的崛起引起了罗艺的警惕,尤其是在去年年底于仲文大将军解散府兵南下护驾之后,罗艺擅自出兵占据了涿郡、渔阳、安乐、北平和柳城五郡,其所为已经形同割据一方,并与窦部发生数次冲突。此次前来增援我军的王伏宝和罗寿便曾于一个月前在文安和鄚县大战两场,双方死伤达万余人。此时归附于窦部的王须拔和魏刀儿也趁机反叛,占据了上谷,窦建德遣大将高雅贤前往讨伐,现战况不明。

再说说江都。自隋帝二返江都之后,终日宫门紧闭,不理政事,朝中诸事尽委于虞世基和裴氏兄弟。今年初,隋将张须陀领兵三万西征,意图扩大江都小朝廷的粮赋兵源之地,结果十日之内兵不血刃的连占丹阳、历阳、钟离三郡,杜伏威几乎是不战而逃。杜伏威没胆子打张须陀,可是转过身去就对萧铣不客气,双方在江夏、安陆一带大打出手,至今战况不明。

张须陀西征之际,王世充也开始北伐,先后收复下邳、彭城,并与亲自赶来增援的李密部于沛县、萧县、永城一带对峙。

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想那瓦岗军中,堪称中流砥柱的当属内军,这些年来瓦岗军东征西讨,哪一战不是内军首当其锋从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所谓的外军不过相当于我磨坪山的守兵和屯田兵罢了,而蒲山公营成立的时日尚短,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训练水平均远逊于内军。所以无论是攻伐东都还是与隋帝对峙,一直是以内军为主,而李密作为瓦岗军实际上的统领者,更是从不轻出。

而此次王世充兵不过五万,下邳、彭城也仅是瓦岗的羁縻之地,况且被双方反复争夺易手多次,如何使得李密急吼吼的亲自下山迎战?而且所带之兵还是以他的嫡系蒲山公营为主。更奇怪的是,一直负责这个方向作战的内军大将单雄信和王君廓反而就在此时撤回了瓦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