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恩威并济(1 / 3)

加入书签

宋老生有些摸不清头脑,喃喃道:“若是老夫不肯从你,你也要将老夫等一体生擒?”

“难能啊!晚辈是一心一意的来相请老将军并肩作战的。若是老将军执意不肯,晚辈虽然伤心难过,却也不敢造次,虽然不至于任凭老将军砍杀,但是绝对不会对您下狠手的。”

“哦?这是何故?”

“老将军麾下尽是骑军,即便晚辈斗胆胜之,想要像前一战那样尽数俘获那是绝无可能,双方必然伤亡惨重,这便失了晚辈的初衷。晚辈一直以为,大隋人之间杀得你死我活实在是这天下最无聊、最无脑的事情,大隋人不打大隋人,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才是晚辈的志向啊!”

“你真是杨家的人?老夫怎么觉得你与令尊、令祖毫无相似之处?”

手下的一帮骄兵悍将被一个小毛孩子吓麻爪儿了,宋老生的脸色有些难看,却没有动怒。那个小孩拎着两把比行军锅还大的锤子出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是纸糊的玩具,可是当他亲眼所见一锤子下去能把几十斤重的铁甲砸成比纸还薄的铁片子,把一个大活人生生的锤成一团血雾,这还能有假?以他一个老军伍的眼光,那两把锤子没有几百斤的分量就见鬼了。即便如此,他也不认为他麾下的百战精兵会因此被吓丢了魂,之所以如此不堪,无非是那个姓杨的一番所言所为把他的军心全给搅散了,这帮子兵痞没有一哄而散已经是很给他宋老生面子了。

宋老生有些窝火,又莫名有些兴奋。刘雄的死让他本就有些不安分的心再次活络了起来,真如杨霖所说的那样一起并肩子去干突厥人他是千肯万肯,可这事哪像这小子说的那般容易?

“杨将军,你之所愿所想本将已然明了,也信之不疑。只是主政河东这片地面的毕竟是唐公,而且还有王威、王仁恭等掣肘,将军为何不去找他们分说,偏偏来找本将的麻烦?”

宋老生终于肯表态了,虽然看上有点不情愿,还在绕弯子找借口,不过新娘子上花轿还得假装嚎两嗓子呢,何况他这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这个面子杨霖无论如何得给。所以他顾不上跟梗着脖子和他叫嚣的李玄霸计较,连忙给宋老生打安心针:

“老将军,非是晚辈跟您过不去,全是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啊!想这河东几路军马,王仁恭被突厥人一战打没了胆子,成了缩头乌龟指望不上。王威那一路被晚辈一战秃噜没了一半,不足为患。唐公他老人家晚辈是十分佩服的,可是他手下那些游兵散勇晚辈却没放在眼里。遍数河东上下,唯老将军堪称百战宿将,麾下将士锐不可当,堪与突厥人一战。所以晚辈迫不得已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唯盼与老将军并肩作战而已,所使手段未免落了下乘,虽逃不过老将军法眼,还是请您莫要跟晚辈计较!”

“这个……长辈们都是这么说的,连皇帝陛下都认可,晚辈想反对也无效啊!不过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毕竟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各异,晚辈与先人的想法有些出入也不奇怪吧?”

杨霖的这一轮马屁拍得宋老生挺舒服,也让他再难找借口推脱,只得冷哼一声找别的茬:“本将那劣徒高君雅可是被你斩了?”

“哪能啊!晚辈口口声声不打内战,哪能自打自脸、滥杀同胞?老将军您是不知道啊,您的这个劣徒当时那个凶啊,非要把晚辈斩尽杀绝不可,一出手就是几万根箭,差点把晚辈射成了刺猬。就这样,晚辈还是费尽心力的使出各种阴谋诡计避免杀伤,终于将高将军麾下万余人尽数俘获,折损者不足千人。老将军,晚辈此举算得上用心良苦了吧?”

“此言当真?”

宋老生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接到的消息仅是高君雅兵败被俘,至于其所部兵马他想当然的以为是暂时退却,最坏也不过是溃散而已。话说全歼万余府兵,除了被皇帝一通瞎指挥弄得乱七八糟的东征之战,天下何曾有过第二例?更不用说尽数生擒了,其中的难度无形中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宋老生自问没这个本事,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在吹牛?

“这还能有假?高将军的部下不愿与昔日袍泽交手,但是大都自愿随晚辈北上抗突,只是有家眷牵挂不便于老将军见面罢了。不过您那个徒儿虽然已被抓起来就寻死觅活的,还啐了晚辈一脸口水,但是晚辈也没拿他怎么样,现在就关在清源城里,待会儿老将军见面一问便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