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蹊跷(1 / 2)

加入书签

武士彟此人不善言辞,只是诺诺连声。杨霖又把目光转向了段志玄。

段志玄跟着窦琮诈开了榆次城,占领北门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一伙守军占据城关不肯投降。这本来是大军一拥而上就能解决的问题,段志玄脑子一热、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大爆发,单人孤槊跃马城头,一杆大槊被他使得花里胡哨,杀得守军抱头鼠窜、跪地求饶。这货一得意,玩得就有点浪,一头从战马上栽了下来,滚地葫芦似的顺着马道摔了下来,结果四条胳膊腿儿折了仨,被杨霖顺势撵回磨坪山养伤。

“志玄哪……你先别翻白眼,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要是再逞能,当心将来娶不成媳妇!你给我老老实实回去养伤,将来还少了仗让你打?”杨霖指了指那些被绳子拴成一串串的骁果和俘虏,继续道,“你回去也别闲着,这回咱们的伤亡少不了,给你三个月时间,能给我练出五千精兵不?”

段志玄白眼继续翻着:“别说五千,都练出来又有何难?话说你能不能轻着点打?留点敌军等到三个月后让兄弟我也过过瘾?”

杨霖一瞪眼,佯怒道:“你先别吹!练出一帮歪瓜裂枣,当心我把你剩下那条腿也打折!”

殷开山、房乔、杜如晦还有被杨霖派去的祖君彦等人忙活了一宿,终于将此战的缴获情况摸了个大概,其结果让杨霖又喜又忧。喜的是冬衣不用愁了,官仓里光老羊皮袄就塞了足足六万套,不太招人待见的褐襦也有三万多套。让杨霖比较惊喜的是居然发现了十几匹白叠布——也就是比较原始的那种棉布,他赶紧以权谋私,让杨寿统统搬进自己屋里。

让杨霖比较挠头的是榆次似乎被当成隋军的被服仓储基地,除了冬衣基本上啥玩意都没有,连粮食也只有区区几千石。算是意外之喜的只有七千多冻饿交加得奄奄一息的骁果和三千多名俘虏,这跟李建成提供的情报出入太大,杨霖有些恼火,众人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只能把于当远从大牢里提出来询问。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是皇帝杨广和他忠实的狗腿子王威造的孽。上次东征高句丽,隋军吃了天气的大亏,高句丽那个鬼地方,三月飘雪不稀奇,四月别想冰消雪融,五月早晚也能冻得人伸不出手,导致隋军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大损军心士气。所以全军回师后皇帝还没跑到江都,一道旨意就发到了河东:征集三十万套冬衣,务必于来年正月发往涿郡。

河东又不怎么盛产桑麻,为啥皇帝盯上了河东?无非是皇帝惦记上了突厥人放牧的那些牛羊了呗?只是皇帝一直在突厥人面前装阔,后世有句话叫“苞米面肚子,呢子料裤子”,拿到这时候来形容虚荣心爆棚的杨广再恰当不过,对臣服的突厥人向来不吝惜大把的赏赐,从不收取任何回报,如今哪好意思跟突厥人要东西?那不把从前攒的面子一把丢光了?所以他就把这个难题抛给河东的官员。不过这事难不倒河东的那帮官场老油条,二话不说就派出了使者北上塞外,突厥人倒如往常一样的恭顺,同意了交易。随后河东的一车车粮食、瓷器、木材以及一向限制输出的茶叶、铁器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输往突厥,换回一车车的牛羊皮毛。可是没过多久,突厥人就翻脸了,大幅提高了交易价格,莫名其妙的河东官员刚准备去跟不讲道理的突厥人交涉,没想到皇帝连发几道旨意,对河东征集冬衣的速度非常不满意,大加斥责。走投无路的河东官员只好任由被狡猾的突厥人狠宰一刀,搬空了大半个府库、把老百姓搜刮个干净也没能满足突厥人贪婪的胃口,一咬牙一跺脚,干脆连甲胄兵器都卖给突厥人了,这才将将把冬衣的数目凑齐。

不过榆次现在存储的只是第一批要发往涿郡的冬衣,晋阳里边还有几万套正在赶制,剩下的还在从突厥往内地抢运,榆次的官仓那是肯定装不下了。王威一直对李渊想把冬衣运往他的老巢楼烦这事耿耿于怀,生怕这个总是不肯安分的老倌以此为借口再闹什么幺蛾子,所以趁着李渊北巡的工夫,暗中吩咐高君雅腾空榆次官仓,把除了冬衣以外的物资统统拉去了晋阳。所以要是杨霖他们再晚来几天,连这几千石粮食都捞不着。

哥俩正在斗嘴,就见刚被杨霖任命为记室参军的祖君彦匆匆而至,递给他一份文书,低声道:“晋阳急报!”

杨霖连忙打开军报,却是晋阳守将高君雅收到榆次告急文书后,竟然弃晋阳于不顾、倾巢而出来救榆次。其所部一万府兵急行一日,此时距榆次已不足六十里,预计将于傍晚时分抵达榆次。

这下杨霖的如意算盘就打不成了。他本来打算在榆次盘桓一段时间,一来是看看各方面对他的反应和态度再定行止,二来是想把宋老生引到榆次城下。宋老生麾下都是骑兵,本就不善攻坚,而且榆次也算一座坚城,以长击短怎么也能多几分胜机。三来李渊这只老狐狸没跟他商量就带着大军跑楼烦去了,晋阳就剩下万余守军,看似帮了他一个大忙,可他总觉得这是老丈人在给女婿挖坑,就是不知道坑底下埋的是啥,所以他打算看看再说。

可是现在不行了,几千石粮食看似不少,可是三万人人吃马喂的实在撑不了几天,更何况他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万多张吃饭的嘴?杨霖只得召集众人,下令立即给全军配发冬衣,一万五千名守军明日一早押解着骁果、俘虏和剩余物资返回磨坪山,剩下的战兵与辅兵休整一日,后日一早兵发晋阳。

翌日一早,杨霖带着众将送守兵返山,带队的却是武士彟和段志玄。

那日凌烟阁系跑到杨霖那儿摊牌,最终决定投效,武士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跟了过来,还向他跪拜喊了主公。杨霖一直没工夫跟他细谈,一方面他确实忙,另一方面也是心有疑虑。他记得在正史里边这位未来女皇的老爹可是李渊的铁杆,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他打天下,后来李渊驾崩了,这老家伙竟然悲痛得“因以成疾”、追随旧主而去了。这样一个对李渊死忠到底的家伙,怎么可能背主他投,还投奔了杨霖这个一来不怎么靠谱、二来前途未卜的主公?杨霖把握不定他的心思,干脆懒得费劲,把他打发到长孙无忌那里去,让那个人精费脑筋去。

“信明兄,磨坪山是唐公与小弟的根本之地,非信明兄这样的老成持重之人镇守小弟总是放心不下呀!还望信明兄用心辅佐长孙无忌那家伙,以使我大军后方无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