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矛如林盾如山(上)(1 / 2)

加入书签

“可以。老盛,你去统军。记得下手悠着点,都是袍泽弟兄,搞出人命就不好看了。”杨霖满足了窦琮的要求,却对盛彦师千叮咛万嘱咐,似乎生怕这家伙一兴奋了把窦琮他们都弄死,以至于盛彦师都应诺跑远了,他还在扯着嗓子吆喝。

窦琮嘴角一撇,微微一笑,策马上前了几步,手中高高举起了令旗。紧接着,他身后的司令兵吹响了号角、摇起了大旗,十几面牛皮大鼓也咚咚咚的响了起来。

随着旗语、号角和鼓声,窦琮麾下的几个硕大的方阵开始动了起来。随着士卒们富有节奏的呼喝之声,四千名身着制式甲胄、手持长矛或者步槊的步兵井然有序的由方阵转化为以一个千人队为横排、共计四排、阵容紧凑的攻击阵型,而身穿黑色短褐、外披木甲、手持杂式武器的轻步兵们则排成数列纵队,分列于制式步兵的两侧以为掩护。而近两千名轻装的弓箭兵,则手持各种样式千奇百怪的长短弓,跑步进至步兵大阵前方百步之处列队,还在队前插满了去掉了箭头、但增加了包土布囊配重的羽箭。

最后登场、而且在最前方列阵的,是这回窦琮打算用来冲阵的主力——八百名骑兵。

不管杨大统领为啥给自己起了个打虎将的外号,生活都还得继续。磨坪寨后山密营的士卒们每天重复着单调而且日益加量的操练,享受着大碗的肉块和香喷喷的肉汤,偶尔抬眼瞅下校场一角正在挨揍的杨大统领,连闲话都懒得说上半句。话说在磨坪山上寂寞无敌的李家三娘子不知为何又对狂虐杨大统领这只弱鸡兴趣盎然了起来,每天不把他揍上十个、八个来回就全身不舒坦。还有另一位不常见的、同样姓李的小娘子最近也常来,而且两位李娘子揍杨大统领还分成一个单日、一个双日,配合得默契无比从无差错。不过这位李娘子揍起杨大统领来比李三娘子揍得更好看,招式花样百出、身姿美妙无比,常常招来旁观者的阵阵喝彩,不过揍得也更狠……两支小短剑把杨大统领身上的两层皮甲刺得全是窟窿眼,见没见血大伙瞅不清楚,不过听杨大统领跟杀猪一样的惨叫,似乎手下没怎么留情。

至于杨大统领回到自己的帐中如何打虎、打没打成虎、还是继续被虎打,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转眼间,十天过去,杨大统领叫嚣的要教训磨坪山诸将的日子也到了。

为了养精蓄锐,窦琮把当天早晨的体能操练都停掉了,一到上午操练的时间,就将他的大队人马拉到校军场。而且这些人里不光是战兵,还有守兵和屯田兵,就连住在附近的山民都统统放进来看热闹,看起来窦琮是憋着一口气要给杨霖点颜色瞧瞧。

不管这些天来队列操练的战时效果如何,起码比起来那些东倒西歪的屯田兵以及把一列横队排成好几行的守兵,窦琮指挥的这些战兵看起来有个兵样子了。各军以千人队为基干,按照军种分列成几个整齐的方阵,士卒们服色统一,精神抖擞,原本普遍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呈青灰色的皮肤已经开始恢复健康的本色,昔日木然呆滞的眼神也变得明亮而灵动。虽然这支军队的装具、器械比起正规军来还有很大的不足,但是除此以外窦琮不认为还有什么比他曾带过河东军差,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对杨霖产生了一份钦佩之意。

窦琮整队完毕,又在校军场等了一炷香的工夫,才见杨霖带着盛彦师、长孙无忌等人匆匆打马赶了过来。在他们身后,理所当然的跟着他们秘密训练了十日的所谓“撒手锏”部队,不过这支队伍的德性可是让众人开了眼。

只见四五千名大汉排成了一列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的长达数里的长队,每个人的肩膀上还都扛着厚木板或是长木杆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队伐木工人在下山收工。而且比起窦琮手下那一队队衣甲鲜明、军容整齐的士卒,这队兵里边只有零星的穿着统一配发的黑色短褐,大部分光着膀子,脑袋上还很滑稽的顶着一块草帽大小的薄木板。在仲秋的微寒的北风中,这些大汉们却一个个走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这就是杨统领您的‘撒手锏’、秘密武器?”房乔瞠目结舌的指着那队游兵散勇问杨霖。

“包子有馅不在褶上,老房你可不要犯以毛相马的错误哦!”杨霖对以房乔为首的众人对他的兵指手画脚、甚至语出讥讽毫不在意。

“杨统领,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一向老成持重的窦琮今天有些沉不住气,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狂虐对面那群乌合之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