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操练之法(上)(1 / 3)

加入书签

“比之二郎如何?”

“不可比。此二人看上去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则大相径庭。”

“哦?此话何解?”

“玄龄兄就爱故弄玄虚、明知故问。欲求二人异同,何不自解?”

“克明兄说的也是。某观二郎,看上去豪迈磊落又平易近人,实则掩饰不住骨子里的贵气、霸气和人主气象,让人望之生敬、生畏,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投效之心。而这位杨统领却恰恰相反,冷眼一看连个纨绔都不如,倒像是个市井无赖,粗俗无礼、言语无状、胆大妄为,如果不是铁证如山,谁敢相信这竟然是个簪缨世家的子弟?别的不说,就说这马槊,连房某都能比划两下,身为武勋世家的楚公杨氏嫡子,竟然不会使槊!说出来有谁会相信?前几天看这位杨统领举着根狼牙棒胡砸乱抡,房某就一阵头疼,他那副模样就算说他是化外野人都有人信之不疑吧?”

校军场上,窦琮、李孝恭正忙着对最后千余名军卒进行拣点和编组。七天下来,整军已经接近尾声,窦李二人并未全盘照搬杨霖的法子,而是根据他们的经验,将长矛兵和盾兵、步兵以及其他杂兵分为三军,在千夫长之上设置了督尉分别统率三军,暂由盛彦师、李君羡以及李孝恭兼任。此时,有些性急的督尉和千夫长们已经带着部下开始了操练,一时间校军场上军卒的厮杀声、兵器的撞击声以及军官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热火朝天。

校军场的一角,杨霖和李秀宁各自策马持槊,战作一团,不过这不是在演武较量,更不是李秀宁在虐菜。李秀宁收拾了杨霖几天之后,就因为缺乏挑战性而意兴阑珊,今天一时兴起,决定教杨霖使槊。

杨霖按照李秀宁教他的口诀,单手握在马槊的中段,用小臂压着槊杆,槊锋指着李秀宁,握住槊杆的手掌微松,然后手臂一抖——

按照李秀宁的说法,马槊质坚而韧,弹性尤佳,只要在其后部短促而迅疾的一抖,就能带动前部的槊锋大幅度的震荡,形成所谓的“凤凰乱点头”,可以迷惑敌人的视线,使其无从躲避,然后攻其一点,便可一击制胜。这是他们老李家矫龙槊法的入门招式,人家李秀宁不满十一岁就能将这一招使得游刃有余。

可是这回轮到杨霖了,他才知道什么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手一松、臂一抖,大槊陡然间像是活了一样,槊锋猛的向上一挑,然后嘣的一声,马槊竟从他手中弹了出去,飞出了好几步远落到了地上。

“呵呵,玄龄兄还是在试探小弟啊,否则你老兄什么时候把世家那套陈规陋俗放在眼里了?这位杨统领作出一副惫懒奸猾之像,恰恰是他的聪明之处。他的家世贵不可言谁人不知?何须用言谈举止来显示他的高贵?这磨坪山上鱼龙混杂,各色人物齐聚一堂,偏偏这位杨统领是孤家寡人一个,除了他的那位贴身侍卫哪有一个心腹可用之人?所以他十分聪明的先把对唐公死忠之辈统统撵走,然后再放低身量与我等打成一片,不惜出丑露怯,可玄龄兄你看这效果如何?如今不但窦、殷等唐公近臣对他言听计从、尽心做事,李、盛、长孙等稳妥持重之辈也对他颇有好感,有了投效之意,更不用说段、侯等后生小子,简直把他当成了挚友一般。这等心机,哪是玄龄兄口中的市井无赖、化外野人能有的?”

“这么说,克明兄也认为这位杨统领值得投效?”

“此人有人主之相,却无人主之心,再看看,还是再看看……”

“你是头猪吗!”李秀宁气得大叫。

一旁观战的段志玄、侯君集、牛进达等人哈哈大笑。这几个家伙因为年纪太小,窦琮等人担心无法服众,所以就把他们打发到杨霖身边担任亲兵。不过这几个亲兵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校军场上各种花式虐主将,这会儿李秀宁这头母老虎在场,自然轮不到他们,所以就围在旁边起哄架秧子。

杨霖就算是头猪,那也是李秀宁家的猪,岂容外人耻笑?李秀宁还是很护犊子的,二话不说扔下杨霖驱马挺槊便向段、候等人杀去,吓得众人鸡飞狗跳、逃命不及。

在校军场外旁观的房乔和杜如晦见到这一幕也不禁拈须微笑,又见李秀宁回头跟训孙子似的继续教导杨霖使槊,房乔对杜如晦笑道:“克明兄,你觉得咱们这位杨统领如何?”

“大智若愚、大拙似巧,绝非凡品。”杜如晦秉性耿直,性情果决,绝少废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