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梵天(1 / 3)

加入书签

“这……是肿么啦?”杨霖指着李建成话都说不利索了。

李建成没有回答,红肿着眼睛还要保持着如沐春风般微笑的样子有点滑稽:“子建贤弟你要记住了,你从来没有见过我三妹摩诃室利。河东军的先锋官是我二弟多罗吒,在藏军谷一役中与贼将向善志同归于尽。贼军身陷死地宁死不降,我军虽尽歼之,但伤亡过半,折冲郎将于瑾、司马刘政会、果毅郎将陈大温、校尉李安俨等二十余将校阵亡。我已下令全军缟素,来来来,子建贤弟你也把这件麻衣换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霖愈发的一头雾水,忍不住有些急躁。

李建成却仍然不慌不忙的帮他套上麻衣,才慢悠悠的说:“太行匪军祸乱河东算起来足有百多年,历朝只能驱散无法尽剿,此番却被我军一鼓而下,这个事情闹得就有些大。所以家父身为太原留守、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也不得不出迎百里,大概今晚就会到达太谷。”

“然后?”

翌日天还没亮,那位史上最牛的先锋官就一声令下,大军随即开拔,缓缓向北而行。

杨霖闲着没事,找到同样是个大闲人的李建成东拉西扯,企图套出更多关于李家和继嗣堂的猛料。谁知今天李建成口风甚严,被问到小事、琐事便滔滔不绝,一到关键地方就顾左右而言他,不是推到他爹李渊身上,就是祭出大杀器李秀宁。不过这俩人一个远在晋阳,一个杨霖压根惹不起,只能徒唤奈何。

李建成毕竟是个敦厚君子,不善作伪又有苦难言,第二天干脆躲进马车称病不出。杨霖厚着脸皮想去探病,结果没等凑近就撞上了李秀宁。这妞儿全身披挂,立马横槊,两眼虎视眈眈的对着杨霖的全身要害扫来扫去,吓得杨霖连滚带爬窜回自己的马车,找小七求安慰去了。

这一日行至太谷县境内,天不过正午大军就不走了。在一处山谷刚扎下营寨,杨霖就看见一个穿着绿袍的小官领着百十个民夫,赶着大车、牵着猪羊跑来劳军。李建成和李秀宁兄妹把那个小官领进大帐嘀咕了一个多时辰后,中军响起了聚将鼓,鼓点密集得如同炒豆一般。正忙活着杀猪宰羊的将校们闻鼓而惊,来不及清理血污、整理衣甲就奔着中军大帐狂奔。有个家伙一时心急,连手里的活计都忘了放下就光顾着埋头跑,肩上还扛着半扇羊……

盏茶功夫之后,将校们陆续又从大帐中狂奔出来。扛着羊那位,毫不犹疑的把那半扇已经洗剥干净、扔进锅里煮半个时辰就能让一队兵吃得咬掉舌头的肥羊,随手扔到大帐旁边的泥地里,一边狂奔着,一边连声怒吼着招呼他的兵,整个军营顿时像烧开的热水沸腾了起来。

“随同家父出迎的还有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晋阳宫监裴寂,还有途径晋阳的河东北路行军总管王仁恭,怎么样,阵仗很大吧?”

“所以?”

李建成觉得眼前这个家伙不是装傻就是个榆木脑袋,不过这家伙既是身份见不得光的反贼首领之子,还算是他们老李家的亲戚,也就不再瞒他,气哼哼的说道:“所以这些负责监视我李家的人看到愚兄麾下居然有好几万人马还不吓破了胆子?陛下从此还睡得着觉?卫玄老儿的身后不知道还要再增派几路大军往河东狂奔!家父就剩下个慰抚大使的名头,在河东几无驻足之地,我这个做儿子的难道还要再给他老人家添麻烦?”

“可是这军中人多眼杂的……”

杨霖清楚的记得,自从他进到这个军营就没吃过肉。李建成要学古之名将,将士们没肉吃,他就跟着啃面饼嚼咸菜疙瘩。杨霖受不了了,现巴巴找来本《三略》,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他念“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开,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人家没说名将就不能吃肉嘛!结果还被李建成鄙视……

现在这帮三月不知肉味的饿狼连肉都弃之如敝履了,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然,等那帮能自己跑的将校从中军大帐里边跑光了,李建成和李秀宁的亲兵们又拖出了几个没法自己跑的——这些人刚才跟大伙一起被招进中军,不过出来的时候脑袋没了。

军营里足足热闹了半个时辰,待大军整顿完毕,便陆续随着那个绿袍小官走出了军营,向东北方向行去,连李秀宁都跟着跑没影了。

杨霖看着空空荡荡、就剩下五六千号人、还有一半是伤兵的军营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他看到李建成的时候,更是吓了一大跳:早晨还一身戎装的李建成,这会儿换上了一身麻衣,头上还缠着一根白布条儿,眼睛也不知道怎么弄得又红又肿,跟死了老子娘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