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龙榻爬不得 第22节(2 / 5)

加入书签

一番抉择之后,当初那些硬着脖子不愿推行新税法的世家臣子都缩起脖子,不情不愿移动到詹公公铺展好的文书前,一边心疼得龇牙咧嘴,一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沛国公见原本固若金汤的阵营瞬间土崩瓦解,一个个战友纷纷倒戈。

偏偏宣威将军那个脾气鲁莽的女婿对他频频示意无动于衷,佯为不见,沛国公最终唉叹一声,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文书前签下自己的名字。

陶临渊让詹公公收好了文书,他扬了扬手中的账簿,干脆利落地扔到了脚下的镂雕铜炉之中。

殿下百官看着铜炉里窜起的一道道火苗,原本高高提起的心也终于落定。

沛国公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抬起头看向高殿上运筹帷幄的摄政王。

男子气宇轩昂,仪态万方,仿若一尊神圣又不可推翻的石像。

陶临渊拿起早就准备好的一卷文书,温言道:

“这是同意新税法的文书,诸位官员若是想与本王一起修补完善大魏的税法,就在这张文书上签上字。陛下与本王念在你们的一片丹心,亦会将诸位的名字从这本账簿上抹去,从此既往不咎。”

说完后,他让詹公公将文书拿到殿下。

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魏无晏,亦是盯着铜炉里翻滚的火苗陷入沉思。

嗯...摄政王不去梨园唱戏,可真他娘是屈才了。

原来就在方才,陶临渊拿着韦誉留下记录罪证的账簿,横眉冷目恐吓殿下群臣之时,魏无晏清清楚楚地看见,那账簿的纸张上干干净净,一个字都没有!

作者有话说:

恰如魏无晏所言,陶临渊生了一副好皮囊,他虽靠着铁血手腕一步步登上高位,平日里笑比清河,眸眼噙霜。

可当他愿意放低姿态,礼贤下士时,那清冷的眸子沾上几分人气,便是一位谦和又儒雅的摄政王。

殿下群臣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看向摄政王手中那本催命账簿。

新税法固然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意味着他们从此要缴纳上数倍的赋税,但谁知私底下爱记小账的韦誉有没有将自己的名字记在账簿上。

罢了,还是保住小命儿要紧,别看摄政王现在笑得人畜无害,可男子毕竟是漠北武将出身,骨子里就带着一股桀骜不驯,杀伐决断的狠戾,不然也不会越过御史台,连夜处置了韦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