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江南盐政,向家一定出一份力(3 / 3)

加入书签

虞安歌在江南没什么人脉,但向家不同,有财力,有关系,若是向家出手,必定能事半功倍。

很快,虞安歌就找了个机会,让向怡将细盐制作之法呈交朝廷。

年前圣上刚因为江南收上来的盐税不足发过一通火,这方子可谓是献到了圣上心里,圣上龙颜大悦,当即召向怡入工部,制作细盐。

而大皇子消息灵通,很快就听说了这一茬事。

他的脸色不算好,对方内侍道:“去查查,这法子是怎么回事?”

现在虞安歌怀里抱着一只狐狸,倒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样子。

虞安歌把方子看完后,面露笑意:“这方子若是全国推广下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的官盐产量有限,又有官府掌控,盐税高昂,且盐中的杂质不少。这也就是许多百姓,宁可冒着危险去购买私盐,也不想买官盐的原因。而百姓不买官盐,朝廷的盐税收不上来,国库空虚,便会想方设法提高盐价,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若是这细盐之法推广下来,细盐的产量会大大增多,官府也会随之降低盐价,百姓买得起管家的盐,便不会冒险去买私盐,这样一来,不仅百姓吃得起盐,盐税也能收归国库。

虞安歌道:“这方子,还得劳烦婶婶上交朝廷。”

向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安和,你说这么好的一个方子,写出这个法子之人,为何不自己把法子献给朝廷?”

向怡虽然不知江南盐政现在一团污糟是怎么回事,但能取利于民,能闹到这种地步,背后之人的来头定然不小。

虞安歌道:“方子是好方子,用的得当,自然利国利民,可若是放到贪心之人手里,用不得当,便是祸国殃民。”

听虞安歌一番话,向怡只觉得这轻飘飘的一张纸有千金重,她郑重其事地点头:“你放心,整顿江南盐政,向家一定出一份力。”

虞安歌道:“有婶婶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