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旧日血河 今日大江(1 / 4)

加入书签

第二天,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古玉楼战战兢兢的,跟着萧墙几乎寸步不离。在日期上看,这位古教授,大概还有三四天的寿命。

这岷江上,曾经是张献忠与南明总兵杨展激战的古战场,曾经的那一场大战,杀得血流漂杵,江水为之赤红。

两河汇流处,座镇观三江,“江口”也因此得名,成为了千里岷江第一镇。

如今,这岷江河道上,被分开了一段段的,正在进行着一项庞大的打捞工程。

这种所谓的抢救性打捞,就是在江内沉银的消息传开之后。为了防止民间破坏性的打捞造成的文物流失,由国家采取的大型打捞活动。

所以这规模,也就可想而知了。

赵天极被萧墙这一通教训,心里说不出的难堪尴尬!这老头研究了一辈子易经,却哪里见过萧墙这样的境界?

车厢里终于清静了,没过一会儿,油头和眼镜两个年青人,也到别的车厢里坐着去了,免得当面尴尬。

等车到了省城车站,古玉楼古老头从这一站上了车。等他在车上一见萧墙,立刻就像见着亲人了一样,别提多亲热了!

要知道,人家萧墙一家人,可是特意为了救他的命,才肯去四川走这一趟的!

此时,车上纵使有人仍对萧墙心存怀疑,也全都打消了这个念头。古玉楼在古建筑方面的研究,堪称业内泰斗。这位古老都对萧墙如此恭敬,甚至可以说谄媚的态度,那更是说明了这个小伙子的不凡之处。

在岷江上,现在已经被人为的将江面分成了十六段。每一段都对打捞工作进行单独的管理。没奈何,这打捞的面积太大。所以采取了这种分拆成各段的方式。

每一个打捞段,都有各自的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考古专家和民工队伍。而考古人员还要安排三班轮换,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所以这考古方面的人员,需要的可谓是海量了。难怪要从全国各地招募支援的人员。

萧墙他们几个人,自然是跟着古玉楼分在了一起。参加了岷江第三段的考古工作。

除了小梨和无双是行政人员,基本没有安排什么工作之外。萧墙和天衣都是专家组成员,负责对打捞上来的东西进行简单的鉴定和分类,在图上做标注,安排封箱事宜等等。

车行一路无话,等到了四川眉山市,大家下车,又转乘大巴来到了江口古镇。

等到了地头,萧墙看了一眼这个临江的古镇,这才知道,这一次为什么要召集全国的专家组,来此地进行支援。

这江口古镇,位于一个三岔江口的旁边。发源于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自北向南进入成都平原之后,自然分成府、南二河。

而这两条河恰恰在江口镇外,再度汇合。形成下段岷江,直奔乐山、宜宾汇入长江。

也就是说,上段岷江分叉之后,不再叫做岷江,而这分开的府南二河,在这里交汇后,又被叫做岷江了。只不过为了区分,叫做下段岷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