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仇池 2(3 / 3)

加入书签

曾华不做声,只是跪坐在那里,右手按在茶几上,食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声音震得姜楠的心一颤一颤的,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俯首磕头道:“小的是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的儿子。”

“那你还记得那些路吗?”曾华最关心的是这个。

姜楠想了一下,肯定地点点头答道:“回大人,小的不会忘记那段路的。”

曾华放心了,他问过好几个人,都没有人能如此绕来绕去,大多都是或直接沿西汉水直下晋寿郡,或从阴平郡直下晋寿郡。看来这次张寿找对人了。

“那就好,你想想,我要是带两千五百人沿着你走的那条路,多久能到武都(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下)城下?会不会被别人发现。”

“回大人。从晋寿过摩天岭一段路人烟罕见,应该不怕被人发现。关键是过白水的时候。那里有数万白水羌牧居,需要小心避开他们。不过那里崇山峻岭、连绵不绝,而白水羌主要聚集在白水河谷周围,我们远远地绕过去就可以了。”姜楠一边盘算着,一边答道。“到了孔函谷,那里是宕昌羌部众的地盘,我们从他们的东边掠过,就可以直接到武都城下了。如果顺利的话,只需十日就可。”

曾华停了一会,突然继续转问道:“你为什么会熟悉仇池武都的地形底细的呢?”

看到姜楠还在那里犹豫,曾华鼓励道:“姜楠,你不要顾虑,有什么说什么!至少我不是你的敌人!你一点你要相信。”

“回大人,小的是杨初弟弟杨岸家的逃奴。”姜楠一咬牙回答道。当年他从武都逃了出来,历经千辛万苦逃到晋寿,收留他的那村人看他模样就知道是从北边仇池逃出来的,所以才在官府里备了案,成了官府的奴仆。反正当时成汉和仇池的关系又不太好,白得的奴隶劳力不用白不用。所以张寿叫人一翻档案就查出他来了。姜楠知道前面的这位大官肯定知道自己的底细,刚才是故意这么问自己的,就看自己坦不坦白。

“那你现在能猜出我为什么要找你了吗?”曾华突然一转,又问到前面的问题去了。

“小的妄猜,大人想找一条去仇池武都的小路。”姜楠朗声说道。

说完,姜楠又补充道:“现在是隆冬已过,早春正寒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有开始化,而且还有可能有雪天。这个时候的各羌人部众是不会轻易出营地的。”

曾华听完之后,默然不语地看着姜楠,看得姜楠心里直发毛,跪坐在那里有些不安。此子不是一般人,普通人逃命就逃命了,而他不但逃得命来,连路上的情景也摸得一清二楚,此等心计见识,“有心人”这个称呼就太小瞧他了。如此坚韧有识之人,曾华觉得自己还是第一次碰到。一定要把他的底细问出来,然后收服他!

过了好一会,曾华才悠悠地说道:“姜楠,我连奔袭武都这等机密大事都与你相商了。你能不能把你的老底跟我说一说?也好让我安心!”

姜楠一听,马上俯首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小的只是顺着大人的意思往下说。”

姜楠的确感到有点委屈,自己被你诱导着说那些话的,现在变成了我知道“重大军事机密”了,要我交老底,你这不是诓我吗!

有意思,这人很聪明。曾华点点头,叫仆人在旁边下首备好一个座位,叫姜楠跪坐在一旁说话。姜楠二话没说,依言跪坐过去,只是还低着头。

“你能说说你是如何从仇池南逃下来的?”曾华叫人端上一杯茶,然后继续问道。

姜楠看到前面摆上的茶几和茶杯,突然有些不自在了,在那里扭了两下身子,很快就镇静下来了,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数年前变成杨岸家的奴隶,作牛作马,过得十分艰辛。后来听说杨岸要用二十名奴隶殉葬他那突然死去的小妾,已经指定是我们这一曲奴隶了。反正是一死,不如拼一拼。于是我就和四个奴隶结伴逃出仇池。我们没有走东边部众聚多的西汉水,而是往西从宕昌羌部众的东边走到了孔函谷,然后从那里沿着白水江(今白龙江),小心避开白水羌,翻摩天岭来到晋寿。一路仓惶不安,缺食少穿,最后五人只剩下我一人到了晋寿,被捕为官奴,一待就是两年。”

曾华听完不由点点头,看来比我南逃时还不堪,好歹我那时还有甘、张两位兄弟和数百人。看看这位姜楠,就知道老天爷对我还不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