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人才济济(2 / 3)

加入书签

因为这未来毕竟是未来,现在这四周未免有些清冷,空落落的。

不过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如果有数百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就算是一百取一也可能招募到不少人才。

更何况几率可能是十分之一呢?

而且房陵郡交通发达,东通吴会,西入巴蜀,北接中原,水陆发达也是十分的得天独厚的地方。

因而听着殷观的话,刘燕的心情也不比殷观低半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欣然点头道:“未来大有可为。”

这大殿这么高,自然不会只有一层。刘燕与殷观在大殿内坐了片刻后,在殷观的引领下,刘燕上了楼梯去了上边几层。

刘燕虽然没有去过洛阳皇宫内的正殿,但却觉得这主殿就算比皇宫内的殿宇也都不差多少了。

“真不错。”刘燕踩着地板,看着四周的环境布置,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感叹。

“按照明府求贤若渴的理念,这种规格是应该的。”殷观看着这座殿宇也是非常自豪,因为这是他亲自督工完成的。

“明府请。”殷观弯下腰来,引着刘燕上座。

刘燕自然也不客气,来到了北边位置坐下,这一坐下角度不同,又是一番别样光景。只见他的前方,坐落着两排座位。

楼阁可以观景,尤其是顶层,可以俯视半个城池。文人们偶尔兴致起来可以吟诗一首。

内部则也是聚会的地方,不过气氛更加的随意一些。是观看歌舞,饮酒作乐的地方。

总而言之这招贤馆就是刘燕的招牌,表示出刘燕求贤若渴的心态,然后风云聚会,招募四方英才的地方。

出于这个意义,殷观做的十分出色。

刘燕观看了上边几层之后,带着无比满意的心情回到了第一层。又坐了一会儿,刘燕觉得稍稍有些遗憾。

案几,笔墨,书卷。

可以想象如果文人鼎盛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样的光景。

殷观在刘燕坐下后,也跪坐在了刘燕的左侧,指着前方的两排座位,脸上难得露出了一抹亢奋,声音也不由自主的高了起来。说道:“按照明府的求贤若渴,迟早会名声远扬。到时候荆楚,江东,蜀中乃至于中原等等的文人都会蜂拥而至。数百人在这里讲学谈论,这小小的房陵郡可能会成为文风非常强健的大城市。”

殷观是文人,从文人的角度上来看,这招贤馆除了政治意义,还具有传播,阻止文人聚会的意义。

但对于刘燕来说,这座招贤馆毕竟是招募人才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