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目标襄阳郡(2 / 3)

加入书签

刘巴,殷观,石韬也明白对于刘燕来说,这一场攻取利大于弊,而且刘燕也不是刚愎自用,骄傲自满才要攻取襄阳郡的。

他们三个人便张了张嘴巴,最终闭了起来。

与徐庶一个心思,既然利大于弊,而且目标已经形成,他们身为文臣也应该坚定的支持刘燕的脚步。

就这样经过短暂的分析,明白了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之后。刘燕集团的心思就做了统一,攻取襄阳郡。

“要怎么攻取襄阳郡?”刘燕端正了一下姿态,沉声问徐庶道。

“如果这样我计算了一下,应该会得到总共十七座城池,人口大概有二三十万左右。”

说到这里,徐庶又看了一眼刘燕,说道:“而且明府对于襄阳这么执着,应该与没有逼迫的文聘有关,如果获得襄阳,文聘会投降的话,那么就增加了一员大将,四千军队。总的来说这就是获得襄阳郡的好处了,这其中的利弊,明府自己决断。”

“城池十七座,人口二三十万,文聘一人,军队四千。这与要面对的压力,分散兵力防御相比,实在是弊大于利,还请明府三思。”

在徐庶的一番分析下,情况一目了然。刘巴,石韬,殷观三人觉得这万万不可行,殷观老而持重,立刻郑重劝说道。

“明府三思。”

“第一,练兵秣马,将现在手里边的三四万兵马练的十分精锐,那需要起码四五个月的时间。”

刘巴,石韬也劝说道。

刘燕沉吟了一下后,却是坚定的摇摇头,说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得文聘可抵五万精兵。用文聘可以防御曹军在北方的压力。襄阳一郡城池十七座,人口二三十万,可养二三万精兵。再说襄阳乃是我叔公经营了十几年的地方,我有一定的人心基础。获得襄阳郡的好处,与弊端基本持平。”

徐庶闻言点点头,这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在什么人看来,有什么结果。既然刘燕这么看重文聘,认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么就是利大于弊。

而身为谋臣,他要做的不是再劝说,而是帮助刘燕攻取襄阳郡,增加城池,人口,军队,将军。

当然也分担面对曹操,孙权等人的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