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芳华 第84节(2 / 5)

加入书签

他真想让冯嘉幼赶紧夸夸他,但想起此事关系到冯阁老的死因,顿时收敛笑容,表情严肃。

“你原本就细心,不然我会将盒子交给你?”冯嘉幼却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随后深深拢眉,“原来竟是私盐……”

在大魏,盐税几乎占了总税收的一半,因此私盐之罪仅次于谋反,是一等一的重罪。

但因为太过暴利,铤而走险之人比比皆是。

津南挨着京城,且拥有全国三大盐场之一的长芦盐场。大运河上的商船来往南北之间,偷长芦盐卖去江南的并不少。

再被她踹下去之前,沈时行笑道:“瞧你愁眉不展的,和你开个玩笑罢了。”

冯嘉幼担心着谢揽,没心情与他开玩笑:“那你究竟有没有什么发现?”

“当然了。”沈时行点头,“这哑谜只要找对了方向,其实不难。”

“嗯?”

沈时行道:“你爷爷去世前半年里,宫中太和殿曾经走水,烧毁了一大半,先帝命工部着手重建,从南方运了木材来。

但也只敢夹带一些,多了怕被发现,像这样装满整艘船的真不多见,一旦被抓或许会被判处满门抄斩。

沈时行问:“你确定那艘船上装了私盐?”

冯嘉幼道:“大老远跑来京城送货的船只,你见过有空着回去的?再说这稽私盐并不归大理寺管,我爷爷一路派人从京城追到津南,必定是收到了消息。”

沈时行也是这样想的:“那船上的盐呢?”

一般京城内大兴土木,竹木往往是从南方走水路运来的,海运风险比较大,通常走的是京杭大运河。

“当时有一艘运送黄花梨木的船只,从京城里离开之后,过了津南没多久,便被大理寺的官差拦下了,说是怀疑他们船上运了私盐,但经过查看,船舱内全是空的,又给放行了。”

沈时行举着手中的黄花梨木空盒,“你觉着,给你此物之人,想指代的是不是这件事?”

冯嘉幼微怔过后,瞳孔紧缩,甚至连汗毛都根根竖起:“应该是!”

沈时行得到她的肯定,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我的天,我可真是了不起,这样的哑谜都能被我扒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