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京(1 / 3)

加入书签

“若不建洛阳宫, 李爱卿你说说,如何解决关中百万灾民的生存?”

“这个……”李纲顿时一阵语塞,他才刚刚知晓关中旱灾严重的消息,具体有多严重仍模糊不清,朝中大臣数月没有解决之事,李纲如何能顷刻间想出办法。

“本朝兴建工程,又岂是前朝可相比,前朝修宫殿,对百姓都是大兴徭役,百姓无偿劳动,自然会有不满,而本朝每月都有给民夫结算工钱,使之生活无忧,何况本宫向父皇建议重修洛阳宫,并非象前朝宣帝一样为了享乐,洛阳地处中原腹心,实仍全国通衢之地,岂不是比大兴更适合为都?”

以洛阳为都,倒不是杨勇一时性起,其实在北周武帝时就有以洛阳为都的想法,以长安相比,洛阳的地理条件无疑更加优越,洛阳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虽然比不上关中四关紧锁,却也不逊多让;洛阳水路通畅,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更是关中无法比拟的优势。

北周之所以没有以洛阳为都,关键在于初期齐强周弱,洛阳并不安稳,等到周灭齐后,没过几年,周成了现在的隋,洛阳也由于大隋开国初期财政的艰难停止兴建,不得不放弃,如今关中的这场大旱无疑对大隋君臣提了一个醒,关中虽好,毕竟还是太偏远。

第七章回京

“宇文爱卿所说有理,本宫回京之会马上向父皇建议新开工程,到时还有辛苦宇文爱卿担任设计和监造。”杨勇微笑着回到。

呃,宇文恺听得愕然,他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太子却当了真,只是此事若成,对他来讲多少有利,当然不会反对。

“殿下要建什么工程?”李纳急忙问道。

李纲对这二年窝在山中建造仁寿宫,其实是非常不乐意,他在北周齐王帐下时因为脾气耿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如今大隋远比北周强盛,李纲依然认为大修宫殿对于国家来说不是好事,生怕太子又要建什么宫殿。

没想到一场旱灾,既然会让太子想到迁都,如此大事,又怎能草草决定,众人一时都无言。

“重建洛阳宫如何?”

想了想,杨勇还是选择了先修洛阳宫,运河短期内不可能动工,杨勇对于后世的大运河只有一个大概映像,具体通过哪些地方一无所知,光是测量,确定运河的路线恐怕也要花上一年半截时间,现在干旱已经火烧眉头,哪有时间确认运河线路,而修建宫殿,甚至可以边画图,边施工。

“殿下不可,殿下莫非忘了前朝宣帝时兴修洛阳宫所花费的民力,为此军民都对朝庭怨声载道,皇上当政下令停建洛阳宫时,天下百姓欢呼雀跃的情景。”李纲一听,果然是又要兴修宫殿,想也不想就反对。

“李爱卿,本宫自然知道前朝之事,你不要忘了,前朝的洛阳宫还是本宫亲自拆了连地带材料卖了个精光。”

“即如此,殿下为何又要闹着再建洛阳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