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代表团见闻(一)(1 / 4)

加入书签

还这么厉害?

而这时候,那《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也说道:“的确,说起来,埃德森小姐在传媒界的影响力的确很大。”

这给有多少钱啊……难怪昨天对方牛气冲冲的过来的时候,那些美国人都是敬畏的神色心

张先生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晚宴上中美同行所讨论的一个话题:编辑的权与责。

《华尔街日报》的一个主编说,他认为权力最大的是总编辑菲利普斯,但另一位美国编辑说,他认为谁持有股栗,谁的权力最大。张先生认为,后者的话一针见血。

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入打趣的说道:“这么来,埃德森小姐岂不是传媒界的女王了?她说什么,那可就是什么

了。”

中国的代表团这次在美国可算是大出风头了。

自从他们来到了美国之后,每一次的出行,都是拉风至极,无论在什么地方,中国新闻代表团的气势都颇引人注目。大巴前面是警车开道,后面尾随好几辆安保牟心代表团每到一个城市,都由当地政府官员接待,并有大幅头版报道。无论走到哪里,懂英文的代表团成员身边总是围得满满的人。[]

而天使新闻频道更是对节目进行了会程跟踪拍摄,每天还都有专门的采访。

一行人在美国可是受到了非常大的欢迎的。

月2日,便是行程的第一天了,对于这些中国人而言,这里的确是这一天的日程共4项:9点,参观纽约联合国总部;时到4时,参观美联社编辑部;下午,会见纽约市政府官员;晚上,由《华尔街日报》设宴招待代表团。

“这位埃德森小姐是谁?”张先生立刻问道。

“哦,那位小姐的名字是凯瑟琳·埃德森。”

凯瑟琳·埃德森?

似乎隐约听过这名字来着,但是张先生却想不起来是怎么听过的。

而这时候,这编辑才神秘的说着:“对方是天使新闻频道的幕后老板,不过因为隐藏在幕后,所以很少有入知道罢了。”

张先生对于与纽约市政府官员的会面印象最为深刻。市政官员向他们介绍,纽约市一家四口年收入最低标准为5600美

元,高于全国4200美元的平均标准但纽约市仅有00个低收入水平线之下的家庭在接受救济。

张先生边听边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着。在这个硬皮小本上,满都是用蓝色钢笔或圆珠笔记录的在美国的行程与见闻。

而当时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仅为20至0美元张先生自己的工资自950年代以来,一直为20元(相当于52美元),在听到了美国人的说法之后,他真是非常赞叹。

而当他知道了身为mib的斯科特的每月的佣金是2万美元的时候,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