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视窗操作系统(2 / 5)

加入书签

凯瑟琳当然也想支持背景的更换,但是很显然,这并不现实――那样只会占用了现在就已经是远远不够的、可怜的储存空间。

第一版的图形操作系统,凯瑟琳要思考的,并不是如同win7一样的半透明的绚丽界面,而是考虑到系统需要方便的操作。

将储存媒介变成了一个图标的样子,双击鼠标,就可以进入,并且可视化的操作了。

左键点击,就可以进入盘符,右键点击,就可以查可以对系统进行的命令。

为了方便编辑,凯瑟琳决定采用的是原本的enix操作系统的内核。而且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兼容以前的软件。

图形操作系统,就是凯瑟琳的杀手锏。

要知道,“未来”如果不是苹果公司将图形操作系统授权给微软,微软怎么可能成为一方霸主呢?

介于成本考量,凯瑟琳决定现在制作一个rom版本。也就是只读版本。

毕竟,现在的储存成本很高,除非是开发出了硬盘,要不然是绝对不行的。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重写内核的工作,在凯瑟琳来,那应该是等到2位cpu的时候了。

而且那个时候,要写内核的也不是凯瑟琳了,而是一整个团队。

就算是现在,凯瑟琳也只是设计出一个框架而已,具体的工作,还要团队来搞。现在可没有什么可视化的操作,一步一步的,都需要在文本上面,将代码一个一个的敲出来。

bm握有机械式硬盘的专利,除非等到他们专利过期,又或者是得到了授权,要不然,硬盘暂时是无望了。

在凯瑟琳来,与其期待机械式硬盘,还不如期待闪存呢。

虽然后者同样也不怎么实际。

如同凯瑟琳这样的产业,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一个新硬件产品出现之后,凯瑟琳可以迅速的开发对应的软件了,而且因为都是自家的产品,凯瑟琳的工作人员对于产品知根知底,所以可以完全的将硬件的潜力挖掘出来,而不是如同第三方那样,需要不停的摸索。

凯瑟琳采取的,就是wind的模式,下面是任务栏,而图标则在画面的左上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