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争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郎(2 / 7)

加入书签

这所有的原因便决定了张宏此时前往公主府的处处危机,这些高不危能想到,张宏自然也能想到。

推翻了这个猜测,那对于李隆基是如何能够在那么早之时便料定今日赵王之病,张宏是再无任何头绪可言了。他也是直到此时才意识到,原来对于皇室间那些大人物的行事,动态,他了解的……远远不够!

“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此事摸个清楚!”几乎是咬牙切齿,张宏狠狠的言道。

高不危阴沉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其中所包含的那些缘由对于大人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关系到东宫一事,更是牵涉到张宏日后行事的关键,若是此事不能摸的透彻,那日后……张宏便也再不能做出任何选择!即便此事最终能够不牵连到他,可他依然会失去面对那些大人物的勇气,甚至更有可能让他在日后寸步难行!

李隆基为何能够事先知道今日的这些事情绝对是一个大关键!

“我这便去一趟公主府。”长安道上喧嚣依旧,在张宏与高不危二人沉默了许久之后,张宏终于迈开了脚步。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与先前的惊骇微有乱了分寸的少年相比,此时的张宏却是逐渐回复了他以往的从容,虽然仍是有些牵强,但他好歹是彻底冷静了下来。

高不危或许并没有察觉到大人的这些反常,他只是觉得口中一片苦涩,这苦涩甚至让他在开口说话之时也是苦涩无比,他无力的笑了笑,很难看的样子:“药王门的那些事情……在下也是知道的。大人您是否是在猜测着赵王殿下这病,乃是牵涉到了与平王李隆基一直有着暗中往来的药门王?”

张宏不曾言语,他紧紧的攥着袖角而抿唇,神色阴冷全然。

“平王殿下……乃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人,这一点想必大人也能肯定。似平王殿下这等人,怎可能在这等局势下做出这样的事情?”高不危继续言着,他不是在为平王解释,只是很客观的为张宏捋清着思路。

两个人,张宏在此时已经有些乱了分寸,他确实是因为赵王殿下这一病而受到了惊骇,这种惊骇在此时最须要保持冷静之时无疑是致命的。所幸,高不危尚能保持着冷静。这倒完全是因为,与张宏这个不折不扣的局中之人相比,高不危已然可以算得上是个局外之人了,而局外之人往往都能比较客观着。

……

听闻大人这一个决定,高不危下意识便想要去阻止。他当然知道大人在这种情况下去往公主府可能会面临着什么。

与高不危相比,张宏算得上是个局中之人,可再与张宏相比,那么一直以来都是竭力支持着赵王殿下的太平公主,当然是个彻彻底底的局中之人。张宏在此时听闻到这一消息尚且惊骇到这等地步,那太平公主又该会是何等的反映?

这不难想象,即便太平公主那个女人再如何的城府深测,却也必然不能坦然对待这一件事情。所以说,此时的太平公主府绝对是最为危险的地方。

再加上张宏在平王,太平公主,皇帝陛下等人之间一向都是立场不够鲜明,那此时张宏在此等情况下身临公主府,可想而知,太平公主殿下极有可能会牵怒到张宏,就算她以往再如何的欣赏这少年,可与眼下这等大事相比……那些欣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况且,这些时日来,屡屡找借口忙着春闱一事的张宏都是在推辞着太平公主府的传言;而这会儿出了事,张宏却又主动想到了公主府,那太平公主殿下……也绝对更有理由牵怒到张宏。

当年,太宗皇帝为继帝位而弑兄逼父。而张宏却知道,平王李隆基一向最为崇敬的人,正是那太宗皇帝,这一点从当年韦后一事,平王李隆基将突入点选择在玄武门便可瞧得出端倪。那这样的话,似乎弑兄这件事情,平王殿下也是做的出来的。

可眼下这等情况却与当年太宗皇帝弑兄之时的情况截然不同。

太宗皇帝玄武门之变时,朝廷上下民心所向都是倾向于太宗皇帝,那个时候的百官众臣几乎都是太宗皇帝的嫡系。而此时的平王李隆基却根本不能与当时的太宗皇帝相比,论朝廷百官所向,李隆基当然是远远不能与赵王殿下比肩。所以这么一来,他便不具备了那等的大趋势。

以平王李隆基的心智谋略看来,他定然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便不可能效仿当年的太宗皇帝,他若是效仿了……下场必然极其的难看!

张宏一瞬间便想清了这些,高不危那客观的言语也确实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