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楚氏 第一百七十二章 成魔(1 / 6)

加入书签

像是完全不曾察觉到范慎面上的愕然惊讶,张宏依旧如往日那般微微笑了笑,尔后不曾停下脚步,向着刺史府正厅行去时,也开口问道:“外间形势如何?”

柳宗和死了,造成的后果定然不是现下的张宏所能轻易承担,可在这个时候张宏居然还能微笑。

从来都是深具大家风范的范门世子范慎在这一刻居然有了那么几分失神,随后忙随在张宏身后,但却不敢再如往日那般与张宏并排走在一起:“形势很不好,如大人所料那般,确实是有人故意散发了柳宗和身死之事,这个时候不仅仅第三商会中人团结在了一起誓要为柳宗和讨个公道,便连杭州府内一些士子们也对大人‘逼’死柳宗和一事表示极度的愤慨,而根据在下昨夜一夜的探访,竟是得知在有心之人的操纵下,昨夜那些士子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万民书,欲上京告御状,弹劾大人。”

这些话落在张宏耳中,不曾将张宏任何神色之变动,他步入了刺史府正厅,随意摆手示意卢从愿不必多礼后径自坐了下去。

卢从愿显然也是察觉到了这少年一夜之间的变化,不过相对于与张宏相处甚久的范慎而言,卢从愿的感觉倒也没有那么强烈,他只是以为柳宗和一事让这少年真的动了怒,因为这个时候他眼中的张宏,只是一味的冷漠果断。

性格这种东西是一个很抽象的存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先天俱定而不易改变的,可其实这也只是因为阅历的不足,往往最终决定一个人性格的恰恰是在经历了一路坎坷起伏之后,后天塑造而成。

人们常常会暗中立志要改变自我,并且会以为只要拥有足够的决心便能改变,可到了最后大多数人回首的时候却发现依旧没能做到自我的蜕变。

原因何在?不过是因为恒心不够罢了。一个能够成事的人,除了所须要具备的一点天赋,运数之外最重要的便就是这恒心,当你决定你要面对这狗娘养的人生,狗娘养的苦难之时,你首先必须得拥有绝对的勇气,与恒心。

破庙内与乞儿孙业的几番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点醒了张宏,即使不能在一时之间便让张宏有个质的变化,但与以往被前世的记忆羁绊,心存许多优柔寡断的张宏来说,这时的张宏绝对拥有着面对他未卜前程的雄心与决断。

初回唐时的张宏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他前世的性格缺陷,在他面对那些强大的敌人,阴暗的世间时,总会担心会牵累他人,这一点楚图曾经很直接的与张宏谈过。而在后来因为张宏刻意疏远了叶婶一家,但依然是让玉儿险些遭受屈辱之后,他终于彻底的明白了那些与他脱不开关系的人,即便他再疏远再不联系,也注定了会因他而改变原有的人生,所以根本不存在拖累一词,即便真的会拖累,他也摆脱不了。

柳宗和死的很蹊跷,很冤枉,在他还未能施展他最后的手段之时却惨遭杀害,而不管怎样,他这么一死始终是将张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单单就范慎方才所言的那两点后果便已经足够让张宏难以应付。

更何况,还有那远在京城的王公公,谁知道那老狗在得知柳宗和身死一事之后会有些怎样骇人的举动?

张宏沉吟着,坚毅的神情下满是果断,这个时候不管柳宗和是怎么死的,是谁布的这局来陷害于他,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该如何来尽快解决这可能会对他造成致命的后果影响。

“万民书?”张宏冷笑:“苏州府的士子自然也是江南道的士子,而这些士子们若想平步青云则只有巴结楚氏一途,所以这个万民书根本不足信,即便真到了京城也不可能为我带来怎样的伤害,毕竟太平公主与皇帝陛下都知道江南楚氏在江南道的地位。”

该面对的始终是要面对,该发生的也根本避无可避,因此一路念着皇帝陛下那一句‘无情乃王道’这一句话之时,张宏也暗自攥紧了拳头,向着杭州城内刺史府而去。

离开刺史府的时候乃是深夜,可当张宏赶回刺史府的时候已然是天色渐亮。他离开的时间不短,走的也较为匆忙,不曾跟任何人言起过,所以这个时候的刺史内显得稍为慌乱,范慎与卢从愿等人都是在外忙碌了一夜之后,却见不到了大人,难免便会担心张宏会因为柳宗和猝死一事而发生意外。

张宏迈入刺史府,一直守在院中的范慎很快便迎了过来,他在院中坐了许久,所思虑的自然便是如何劝说张宏,如何让张宏不至于因柳宗和一事而绝望。可当他第一眼看到张宏后,那些思虑了许久的话却是哽在喉咙里再也说不出来。

范慎怔怔的看着面前这少年,他是熟悉张宏的,自京城起便追随着张宏而一路到了这江南道,可以说张宏这一世所有的经历基本上都有着范慎的影子,可这个时候他看着面前的张宏却怎么都让范慎生不出熟悉的感觉来。若说以往的张宏乃是亲和从容且也自信着,那这时范慎面前的张宏则不仅仅更为自信从容,倒反而显得有那么几分果断居傲的意味。

这种气质范慎并不陌生,他见过的大人物不少,无论是太平公主殿下,还是皇帝陛下范慎都曾见识过,而此时张宏给范慎的感觉却好象是看到了京城那所有大人的影子,范慎很费解,他不知道这一夜在大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居然能够在这短短一夜间让张宏有了如此惊人的蜕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