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应似飞鸿踏雪泥(3 / 7)

加入书签

沉默半晌的洪文定在一旁点了点头:“嗯,相当狡猾。”

江闻立刻板起脸来,装出一副宗师风范,对这两个徒弟说道:“为师一心为国,耍点阴谋诡计算什么?你们两个还是多跟小石头学学,你们看他吃饱了就睡,这一觉睡的多有气势!凝蝶,快给你大师兄擦擦口水。”

但事实上,吴三桂是通晓亢龙有悔的道理的,如果他真的提兵杀入缅甸,用弓弦勒死永历帝,那么他功高盖主和木秀于林,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他吴三桂将自此成为无数人的眼中钉,承受一波又一波的江湖刺杀、朝堂弹劾,直至狡兔死良狗烹。

于是他选择身居云南待价而沽,一边威逼南明永历,一边勾结噶举僧派,对内则弹压诸多本土势力,势要趁此机会将云南的吏、兵、财、刑诸多大权收入囊中,逼得顺治给他开出更高、更优渥的条件。

而随着尚可喜身死的消息传入云贵,吴三桂的野心必然会再度膨胀——毕竟和穷苦边陲的云南相比,谁不想要坐镇富甲天下的两广?

然而只要吴三桂趁机上书弹压叛乱,并且开始向广东地区发兵,他就会猛然发现一股恶毒的流言蜚语,正在两京一十三省迅速传播,人人在说“吴三桂将奉崇祯太子朱慈烺返京登基”的消息!

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廷会猛然发现相互制衡的三藩,此时只剩下了吴三桂一个实力派,在他厉兵秣马之下,甚至能撼动江南半壁!

之所以出现在广州,江闻就是要在这些人面前,告诉他们真正的反是怎么造的!

尚可喜此人杀心太重,眼下公仇私怨又兼而有之,他为了稳定局势,必定会在广州大开杀戒,而他如今孤军在外无法兴风作浪,这便是比当初的城中刺杀,好上一万倍的时机!

随着屠夫殒命,大权自然落到了两位大内侍卫的手中。

对于京城派来的两位大内侍卫,乃至于助纣为虐的鹰爪门白振、五虎门凤天南,江闻原本也是可以一并铲除的。然而杀了这些人,便会导致清廷对于广州的掌控虚弱到极点,一旦清廷察觉局势失控,说不准就会放弃围剿厦门郑成功,全军开拔进入广州,到时候更恐怖的腥风血雨只会扑面而来。

此外江闻还有一个考虑,这是这帮造反之人持之以恒的秉性。

随后等待着他的,将是疑心深重的清廷一道勒令返回云南、不得骚扰地方的圣旨,和为了保持制衡均势,命耿精忠即刻嗣爵就藩的消息!

到时候三藩变两藩,战线被锁定在东南沿海的闽粤之地,借此减轻对南明永历、夔东十三家的压力,江闻也就有更多的办法来搅浑这片水了……

“师父,你为什么笑得这么狡猾?”

傅凝蝶见江闻阴恻恻地坏笑着,下意识地离他远了一点,因为他知道每次师父这么笑,就意味着有人要倒大霉了。

江闻勉强克制住了笑容,装傻充愣道:“有吗?我笑的很狡猾吗?”

一旦没有了外敌压力,他们就会以最快速度腐化分裂,随后自相攻讦,导致队伍不攻自破——

这种事情自甲申之变后,已经上演了无数次,眼下除了矢志抗清的李定国,江闻对另外几人可没有一丁点的信心。

毕竟以这些人的行事风格,突出一个各怀鬼胎、心事重重,大事临头必定会拖李定国的后腿,到时候广州之乱还未浩荡而起,就要先在内乱之中土崩瓦解了。

不谋则已,一鸣惊人,此番江闻的手笔,可不止尚可喜的人头这么简单。

如今的平西王吴三桂,之所以被默许逡巡于云南境内兴风作浪,是因为他上书清廷率兵休整,待到兵强马壮之时再深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