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硬笔?毛笔?(2 / 4)

加入书签

首先,有一篇《倩女幽魂》足以定贾环的罪,不需要把宝玉扯进去。文章从宝玉房里搜出来,闹开了,宝玉也要吃挂落。

但是,谁有能想到贾环嘴炮无敌,竟然硬生生的逼的父亲(贾政)改了口。王熙凤不得不抖出这篇文章来定贾环的罪。宝玉那边的牵扯倒是事。

第二,老太太“凤哥儿,读书人的事情,你以后少掺和!”,这侵夺了王熙凤的事权。

贾环今天可是开了先例。日后谁要是不服王熙凤,也学贾环来一句:读书人的事情,你懂几个问题?她还怎么管事?

不得不为之。

李纨摆明了是:如果王熙凤不问她,她绝不开口多一个字。这场剧烈的风波,她不想被卷进去。

本来,在探春房里拿到贾环的手稿后,剩下的事情不过是走个过场。变故偏偏出在宝玉房中。

袭人从书架中拿出本书,翻出几页书稿给王熙凤,:“二奶奶,二爷昨晚看这书看得很晚,是三爷写的,我是不懂好坏的,请二奶奶看一看。”

翠缕、紫鹃、侍书三人看袭人的眼光就变了。还有这样的?今天真是开了眼界。

袭人却是一脸的平静。

李纨心里轻叹,嘴角的苦笑更甚几分,今天贾环怕是很不好收场。别看贾环把话本的事情给圆过去了,但老太太、老爷、夫人心里都是有气的。

相比于这桌上其他的姑娘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的薛宝钗就显处境超然。这也显示出她为人处事的智慧。

王熙凤脸色稍霁月,将书稿给李纨,“珠大嫂子,你看看这是什么文章?”

李纨作为前国子监祭酒的女儿,诗书娴熟,阅读半白话文的《聊斋志异》自然不存在问题,通读了一遍,轻叹着道:“这是犯禁的文章。”

王熙凤头,琢磨了一会,藏在衣袖中,带队回了贾母听戏的偏厅。

李纨知道王熙凤为什么是到最后,才选择抖出这篇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