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文抄公现世(2 / 3)

加入书签

“沈公,这回你承认我的文采了吧。”李治扬着头,得意洋洋的看着他,沈安觉得,他现在的状态和讨家长表扬的小孩没有多大的差别。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以李治的岁数,在现代还是妥妥的小学生,正是最想得到父母赏识的年纪。

虽然他并不是他的父母,可是在李治看来,他的肯定依然十分重要。既是如此,他也没有什么非要故意刁难他的意思,连忙称赞了他几句,不过,李治那穷嘚瑟的样子,有的时候还真是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殿下文采飞扬,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我一向是承认的。”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犯了疑,要说这首诗的正版,当然也是唐诗一首,但是却不是贞观年代的。

“好诗啊!”

“太妙了!”

“沈安,快把殿下的诗作拿过来,让我们看看!”

轻轻浅浅的几句话,唯有二十字,却将人生的无奈与沉重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让那种无尽的悲凉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老实说,唐诗之所以称为唐诗,自然是因为它盛行的年代是大唐,不过,唐和唐也是有区别的。

贞观年代还属于是初唐,实际上,初唐的时候,唐诗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能够称得上是名家的,也远远不及盛唐时期的诗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首著名的诗歌,便不是诞生在初唐,而是创作于盛唐时期,女皇武则天当政的时候。

作者宋之问是女皇的宠臣,时常充当女皇心爱的五郎六郎(也就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枪手,帮他们润色诗词歌赋。

在场的国子监学生,顿时就沸腾了,纷纷起身,找沈安讨要李治的作品。

而这时,这份惊世大作的真正作者,晋王李治,已经悄然站到了舞台中央,满脸得意之色。

他们闹腾的越凶,他就越是高兴。能不高兴吗?

短短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若是按照大唐的时辰运算方法计算,也就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写出了这样文辞典雅,意义深长的诗句,完全超乎他的年龄应该有的水平。

“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